“是,他會採取行動,會採取什麼行動呢?大家好好想一想。”林創問道。
“組長,按照日本人的習慣,他們應該會設定一個死信箱。侯明與他上線之間是不是也會有一個死信箱存在?”邵紀軍問道。
“那可不一定。以侯明的身份地位,就是用電話聯絡,或者直接上門都不會引起別人的懷疑。”朱曉光道。
“曉光,你說的不對。日本人非常嚴謹,有時候嚴謹得近乎刻板。比如死信箱這一條,實踐證明對上線和同組其它間諜的保護是行之有效的手段,日本人不會因為侯明的身份特殊,就採取別的方式進行聯絡。雖然與侯明來往的人多是情理之中的事,但是,如果採取打電話這種方式,一旦侯明暴露,聯絡人暴露的危險也是很大的,所以,我認為死信箱很可能還是侯明與上線聯絡的主要渠道。”林創道。
“這一點我同意。南京城有很多日本電臺,他們與上海聯絡的時間也是固定的,一般都是每隔半個月,在固定時間進行聯絡,平時是不聯絡的。這一條也充分說明了日本人的刻板,說好聽點是嚴謹。”田碧瑜從自身專業角度,力挺了林創的觀點。
“那照你這麼說,日本人可就太刻板不懂變通了。還有一個問題,若按這個說法,日本人之間聯絡是單向的,只是上線向下線下達指令。如果下線有緊急情況彙報,難道就不能主動與上線聯絡嗎?”朱曉光問道。
“你提的這個問題不錯。從袁佐才案分析,日本間諜可以跟上線聯絡,但他還是被動的,見不見面,還是由上線決定的。”林創道。
“那麼,還是回到侯明這個案子,林組長,侯明奉命殺了範一統,按照常情,他一定會向上線彙報的。那麼,他如何向上線發出訊號呢?”邵紀軍問道。
“你說的這事可不一定。範一統當街被殺,其實就等於宣告行動成功,侯明無須再進行彙報。”林創道。
“那,你這話就有些自相矛盾了,他既然無須向上線彙報,就不會主動跟上線聯絡,那豈不是證明他今天的回春堂之行沒有問題了嗎?”田碧瑜不解地問道。
“田少尉這個問題提的好。我可以告訴大家,範一統這個事,在侯明那裡應該已經成為過去了,他應該又在籌劃更大的行動。”林創道。
“什麼,更大的行動?”田碧瑜、邵紀軍、朱曉光一聽這話,都露出驚喜的神色。
敵人籌劃更大的行動,就意味著他們將會立更大的功勞。
“是的。所以,大家多辛苦一些,等收網的時候,你們就會發現,網裡的魚可不是一條兩條那麼簡單。”林創道。
他沒有把傅生提供的訊息說出來。
除了郝立剛、田碧瑜和吳良策,林創誰也不相信,多個心眼總是必要的。
多一個人知道就多一份洩密的危險,如非必要,就連吳良策、田碧瑜他都不想告訴,更何況邵紀軍和朱曉光呢。
所以,沒有必要擴大知情面。
最主要的,林創顧忌的是傅生的另外一個身份,地下黨將來如何剷除他還不知道,或許明天傅生就暴屍街頭呢。
在這種敏感時刻,還是謹慎一些,不要讓更多的人知道他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