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大家驚歎於慕容泓的仙法無邊時,慕容泓頭頂盤旋的幾萬只鳥慢慢開始四散開來,只見每一隻鳥嘴裡銜著一片通透翠綠的樹葉,並飛到每一位王公貴族、法師以及觀眾的身邊。天曉得怎麼統計的這麼準確,一人一鳥。每個人疑惑的接過這青鳥送來的“綠葉子”,只聞得高臺之上慕容泓說了一聲:“請皇帝陛下出位,將此仙葉含於口中。”眾人如夢初醒,如法炮製,將樹葉含入口中。怎料這樹葉似糖似冰,入口即化了。便覺口中一股清寧之氣通往身體各處,所有人身體為之一振,頓覺精力充沛,似乎一下子年輕了。“此仙葉乃靈氣所化,為我族各位上仙所賜,今日觀禮之人皆有此福緣。”聽罷國師這番言語,眾人心中皆喜。隨後,便是雷鳴般的掌聲和歡呼了,細節不表。
且說這慕容泓回到府中,看著手裡送來的一封一封的密報,微微一笑,心道:果不出我所料,這東晉的氣數被我這胡亂一攪,真的已經到頭了。原來,在慕容泓的鼓勵和暗示下,司馬道子對原有的東晉門閥家族,勢力競相侵佔,並威脅到皇權。先說孝武帝司馬曜因“溺於酒色”,時政腐敗,於396年駕崩,安帝司馬德宗即位。司馬道子專權,司馬氏又一代不如一代,又無法掌控局勢、穩定朝野,導致政治昏暗、民不聊生。
鎮守京口的前將軍王恭,夥同荊州刺史殷仲堪,高舉“清君側,要革命”的旗號,直奔建康殺來。且不說這王恭是先皇的大舅哥,新皇帝的舅老爺。光是手握著兵權,也足令朝野震動了。司馬道子連忙聚叢集臣商議。此時,一員小將從廳外,為司馬道子送來一份密報。司馬道子閱後勃然大怒,言道:“我這外患未除,內賊又出來,即刻著人將其拿下,就地正法……”司馬道子所說並非他人,正是在東晉民間擁有廣泛教眾的五斗米道教主孫泰孫天師。因其私下密謀推翻司馬氏,被人告密。於是,便有了司馬道子怒斬孫天師這一情節。
由於五斗米道人多勢眾,餘黨一時難清,竟然讓孫恩脫逃而出。這孫恩也不是別人,正是孫泰的親侄子,後世尊稱的“中原海寇之始”。孫泰孫天師眼見王恭舉兵對抗朝廷,有感晉朝國祚將傾,於是打算作亂,因此被殺。而孫恩眼見舉事不成,便謊稱孫天師是“蟬蛻登仙”,謊稱於海盜聚眾,伺機報仇,不日便攻克上虞、會稽。一時間,三吳八郡皆被孫恩所佔,部眾增至數十萬人。其餘部眾更是一路北上,直逼京師建康。司馬道子此時面對南北兩路亂軍,實在一籌莫展。此時,其子司馬元顯獻上一計:命廬江太守高素策反劉牢之。此時的劉牢之已經成為東晉司馬氏活命的唯一稻草,然而在這劉將軍的面前擺著的,卻是大燕國師慕容泓的最高指示。劉牢之閱後,微微一笑:“國師真乃神人也!先讓我挑撥王恭與司馬氏,暗地裡卻讓我牢牢將軍權握在手中。國師所言,司馬氏必來策反於我,竟果不其然,如今只有依計如此,大業可成矣。”說罷,拍案而起,命左右軍士集合部隊,趁夜便奪了兵權,捉了王恭。並一紙書函,給司馬道子報故。司馬道子此時還在沾沾自喜,自己的算盤打得精,卻怎想還未等他下令劉牢之南下平叛,這孫恩與盜賊便殺進城來。慌亂間,只帶著隨身親信與晉安帝司馬德宗倉皇逃出城去。半路間,只見旌旗招展,儼然是劉牢之的部隊。連忙催馬上前:“劉將軍快快救我……”這司馬道子見到劉牢之好像見到耶穌基督、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一般,怎料這劉牢之竟率著貼身隨從百餘騎,將司馬道子、晉安帝團團圍住。“劉將軍,你這是……”還未等司馬道子說完,劉牢之一聲令下,亂箭齊出,司馬氏諸人便一個個都成了插滿了箭的刺蝟。隨後,劉牢之讓親信隨從高喊“皇帝駕崩,為皇帝復仇”殺進城去。這孫恩剛剛殺進皇宮,還未檢閱完自己勝利果實,便聽屬下報來:“劉牢之已將京城圍了個水洩不通,並已圍了東西二門,殺進城來。”於是乎,這個假道士屁股還沒在寶座上坐熱,便連忙倉皇而逃。
————————————
感謝大家的持續關注,預知後事如何,敬請期待接下來的《第三十八章,百萬雄師過大江,改不改革我說了算》
讀者交流Q群:142054636 歡迎大家一起設計情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