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水汾城之中有著不少的事情要做,總之他給了很多理由,然後便去向了水汾城。
水汾城之中,此時正是張燈結綵,水汾城城主府的長史,也算得上是副城主蕭山只有一個獨女在膝下,蕭山算不得什麼大人物,但是在這水汾城之中,蕭家也算得上是一個人物。
而蕭家的獨女今日就是要出嫁了,嫁給的乃是最近這水汾城的後起之秀張家的獨子。
張家只是商人出身,這麼多年也就是田畝多一些,祖上往上倒騰八代也沒有一個當官的,按理來說這種人也是沒有資格和這水汾城的城主長史聯姻的。
但是不幸的是誰讓這水汾城的長史家沒有兒子,而這個張家願意讓自己的兒子入贅。
這一下子可是讓這蕭山有些動心了,自己已經這個歲數了,想要在生出來一個孩子,恐怕是很難了,而這個女兒卻又是十分的乖巧懂事,十分的受他們蕭家的喜歡。
這種情況下,若是能夠給她找一個上門女婿,那自然是最好不過的,而且這蕭家雖然算是官宦,但是不過就是這水汾城的城主府的長史,被人稱之為副城主,但是卻是實打實的城主府屬官。
這種人稱之為官也可以,稱之為吏也可以,若是有朝一日那城主大人想通了,便是輕輕鬆鬆的能夠推薦他成為一官員,但若是他運氣不好,這輩子恐怕也就是一個簡簡單單的小吏罷了。
如今能夠讓一個身家頗厚的李家進入了自己的親家,同時也能夠讓他的獨子成為了他蕭山的女婿,生了孩子之後也是跟著他們蕭家的姓氏。
這麼一弄,他蕭山的財力得到了不少,這水汾城他有權勢,若是有了足夠的財力的話,恐怕他蕭山的未來也是會很不錯的。
蕭山已經確定了,那水汾城的城主,恐怕活的時間比他要長的多,而且也沒有升遷或者變動的意思。
不過他也算是仁義,告訴了蕭山,若是有朝一日他想要離開,另謀高就的話,他也絕對不會阻攔,他們相識多年,這種事情倒也不會胡說,所以有了足夠錢財之後,蕭山也能夠給自己謀算謀算了。
之前家裡也沒有一個兒子,他蕭山也是得過且過的,這招了上門女婿了,日後萬一給自己添上一個孫子了,他蕭山也要給自己的子孫後代多弄些好處才是。
所以為了這件事,他蕭山也是十分的重視,李家有錢,蕭山有權,這水汾城那也是一陣陣的張燈結綵,這所有百姓不管心裡是怎麼想的,至少現在臉上那都是祝賀的模樣。
而此時這作為聯姻的雙方,也都是滿臉的笑意。
張家的老爺張喜之也就是張湯的繼父,當初將張湯的母親納入房間的那個傢伙,以及張家最新的大婦胡張氏正在滿臉嬉笑著給周圍的鄰里街坊開始派發各種喜慶的東西。
紅包封著散碎的銀兩,還有敖紅的雞蛋和食材,一一讓他們發放出去,那臉上的笑容,是怎麼也止不住的。
雖然自家的獨子被他們送去入贅蕭家,聽著就是十分的難聽,但是他們可不是傻子,他們敢於這麼做,自然是有著非常的手段的。
他們只不過就是一個商賈之家,自身也沒有太好的本事,能夠做到這一步,那也是得天之幸了。
但是他們張家想要再進一步,那麼需要的就不是能力不能力,或者說,最重要的是他們的背景還有貴人。
這蕭山算得上是一個貴人麼?
當然算不上,蕭山的勢力在這水汾城都算不上是第一,那常年不出面的城主可是牢牢的把握著這水汾城的大權呢,而那蕭山只不過是一個代言之人罷了。
但是就是這麼一個門面一樣的傢伙,卻是張喜之千挑萬選出來的一個踏腳石。
在張喜之的眼中,這就是一個簡簡單單的踏腳石而已,對於自己的兒子入贅這件事也是他已經決定好的,他的兒子從小就被他調教,非常的聽話不說,而且十分的“懂事”。
有自己的這個兒子,對那蕭山婦女定然能夠讓他們糊弄的非常的開心,真的等到他給蕭家生下來了兒子,憑著自己家裡的財力,想來能夠讓孩子對他們這一對兒“外公外婆”分外的親熱的。
至於之後的事情,憑他們的財力和“親情”,那個蕭家的孩子,最後對誰更阿基的親暱,那還有未嘗可知呢。
所以他明明知道自己現在的名聲十分的不好,因為自己的決定,他的孩子,也對他有著很大的意見。
但是他並不擔心,這個計劃是他們夫妻兩個人一起想出來的,張喜之一直覺得這輩子做的最好的一件事就是取了這個女人,或許很多人都說這個女人善妒,害死了自己曾經的妻子,欺負孤兒寡母等等。
但是張喜之可是知道的,這個女人的本事很好,好到什麼地步呢,她若非只是一個女兒之身,恐怕她也能夠做出一番事業來。
自己娶到她之前,不過就是一個頗為富庶的土財主罷了,娶了她之後,自己的財力也在不斷的變大,別人都說自己很是厲害,但是隻有張喜之自己知道,自己能夠做到這一步,少不了這個女人在身邊出謀劃策的。
所以說,張喜之才力排眾議的將她從一個妾室弄到他張家的大婦的位置上,同時對她做的那些事情,都算得上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全部都是視而不見的他,對於這個女人,就算是算不上言聽計從,恐怕也算得上是聽之任之了。
便是這次聯姻,讓他張家的獨子入贅那城主府長史蕭山家中,就是自己的這個妻子說的,開始他也是堅定的不同意的。
畢竟入贅這種事情,還是獨子入贅,日後他張喜之在這水汾城就真的抬不起頭來了,可是最後那女人說的的確是太誘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