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種感覺,在這個正在被他彈劾的禮部尚書的眼中,可不是那麼的痛快了。
這封信他是知道的,而且他也必須承認,這件事是他做的,這封信也是他寫的。
但是這件事不是所謂的貪贓枉法,這不是什麼行賄受賄,或者說這不是簡簡單單的行賄受賄啊。
邊疆之處的事情,朝廷祭禮之間的事情,哪裡有書面上寫的那麼簡單。
在史書之中,或許對邊疆之地,對邊境的記載,或許只會是那麼簡單的幾句話。
比如某年某月某日,滄瀾悍然出兵多少多少,途徑哪裡哪裡,在哪裡哪裡撞到了誰帶領的車遲大軍,雙方交戰,誰勝利了等等。
在史書之中,或許對於朝廷祭禮,對國家的這種祭祀,他的記載也可能是這般樣子的。
“車遲興多少多少年有餘載,天子將封何處,東巡狩至何處,求某一位天神或者先賢,封其後嘉多少裡土地,號曰什麼君,比列侯,以奉其先祭祀云云。”
但是史書之中不會記載,這邊疆之中的一次訊息,需要多少人付出多少,需要一個人在對方哪裡承擔多大的風險,呆多長的時間。
史書之中也不會記載,邊疆之中的商隊往來不單單是這裡,這一路上的土匪盜賊,這一路上的關關卡卡,這些都是要錢的。
若是不給錢,這都是要命的,若是別人要錢,你這裡不要錢,你也是會要命的,而且這些錢真的能夠到自己的手中麼?
邊疆之地的將領小校,這一路上的各路山寨,就算是這使臣出使,這一路上都要打點不斷,去了對方的京師之中,難道就不需要銀錢打點了?
史書上只會記載,某一位使臣了,去往了某一個國家的京師,在皇宮之中和對方的眾多朝臣開始了據理力爭,然後不能侮辱了自己的國家,不能辱沒了自己的名聲如何如何。
可是史書之中哪裡會記載著這些事情,他是如何平平安安走進京師的,他是如何能夠順順利利的走進對方朝堂之中的!
史書之中記載的都是他們如何據理力爭,誰會告訴他們這一趟下來是多麼的不容易。
曾經有一個出使過敵國的謁者回來過,他算了一筆賬,這一趟下來了,他至少要花數千輛雪花銀子,這還是他一路上不敢吃不敢喝。
別人都覺得這出使是一趟多麼輕鬆地活計,他們禮部的官員曾經有人在喝酒之後說過,這出使國家,就不是一個人乾的活計!
若是沒有所求,若非是要化干戈為玉帛,何人會去主動出使?
看看車遲的使團驛館之中,可有幾個使臣等待?看看天狼國,他們就連使臣驛館都沒有!
可是再看看那中洲的洛陽,據說那裡專門給使臣準備的驛館竟然不下三百里,但就是這麼大的地方,愣是不夠住!
每天皇宮外面等候著的,王公大臣府外等候著的,各個國家的使臣,不知有著多少,這就是區別!
車遲沒有那份兒本事,他就只能夠求別人,你都去求別人了,你還在這裡說什麼廢話,老老實實的帶著,老老實實的聽話,這就是他唯一能夠做的事情了。
可是這些話能夠對朝廷說麼,他若是敢說出來,恐怕他連第二天都活不過去了。
有些事情可以做,但是不能說!
這個世間若真的是非黑即白,那這世間豈不是乾淨太多太多了麼?
就是因為有這太多的不乾淨,所以才讓這個世間變得骯髒而又有趣。
禮部尚書主管著那些商路,從他們那些商隊的身上索取一些利益,這不是什麼問題!
因為這些錢糧要用來做很多事情!
商隊能夠帶著滿滿當當的貨物平平安安的來到自己的邊境,還能夠帶著換來的錢財平平安安的回到自己的國家。
這都是因為這一路上各種牛鬼蛇神都已經被他們解決了!
換句話說,這邊境之中的亂兵,流寇,山賊土匪,哪一個不是因為錢財才在這裡行事的,和這群人不拿錢財說事兒,難不成拿道理麼?
打,他們就躲,等你走了加倍報復回來,可是不打的話,他們在山林之中呼嘯而來,呼嘯而去,劫掠商隊讓人頭痛不已。
若是花費大力氣將他們徹底的剿滅,那麼對面的同意麼?
會不會趁著你在山裡和這群山賊土匪流寇亂兵們玩捉迷藏的時候,直接突襲你的防線?
種種情況放在一起,他們發現,他們對這群傢伙束手無策,所以只能任憑他們施為,最後還是雙方的幾位朝中的大臣互相之間合作,想到了一個辦法。
既然他們是為了求財,那麼就給他們錢財,然後這份錢財透過一些其他的手段,從商隊之中收回來,這樣或許給他們結清了之後,還能有些富裕的量,用來自己,或者下一次的出使!
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好辦法,兩國之間的交易,這裡面的利潤有多麼的大,自然是不需要別人多說的,讓他們將這份兒錢財拿出來,或許他們會不斷的哀嚎抱怨。
但是他們沒有一個人敢說不給的,並不是因為有什麼人威逼他們,而是因為血淋淋的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