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作為天狼國的太子,對於朝堂上的諸多大臣,還是極為了解的。
除了朝廷中最高的三公六部之外,還有很多特殊的部門。
其中這個文昭館就是一個很特殊的地方。
天狼國當年在幷州雄踞一郡之地,在整個幷州那都是算得上赫赫有名!
所以做為一個國家的門面,一群十分有學問的道德君子,組成了這個昭文館。
裡面就是一群做學問的老夫子在裡面頤養天年,平素裡沒事的就說一些當下的時政,不過沒人會真的去聽取他們的意見。
他們最大的作用就是寫出一些言辭華麗的文章,傳播出去,讓別的國家知道天狼國的名聲。
等到天狼國遭受大難的時候,其他官員有的戰死,有的投降。
但是在這種情況下,這昭文館的一群老爺子那是一點沒事兒,全都活著跟回來了。
之後這昭文館更是成為了一個清水衙門。
如今李秋看到這朝堂上依舊傲然而立的老學究們,不由得讚歎一聲,“果然清廉如水!”
“多謝太子殿下讚譽!”昭文館館主可以說他是年歲最大的一個老學究了,此時他站了出來。
“可如今卻不是在這裡自艾自怨的時候,天狼國如今內憂外患正是需要您奮發圖強之時,怎能在這裡因為一群敗類浪費這麼多的時間!”
看著義正言辭的昭文館老學究王啟學,李秋不由有些驚喜,他現在真的覺得,難不成這位老學究乃是一個有真本事之人?
想到這裡,李秋立刻擺正了自己的態度,對著王啟學一拜,真誠的說到,“還請王先生教我!”
王啟學卻也不客氣,直接對著李秋回了一禮以後,便開始了他的侃侃而談。
足足一個半時辰,王啟學和他麾下的昭文館的幾個夫子,嘴皮子幾乎就沒有停過。
總體而言,他們的諫言有如下幾點。
第一,重農抑商,土地乃是立國之本,當獎勵農耕,而那些四方遊走的商人則是唯利是圖,當以嚴苛律法約束,並且要徵收重稅以充國庫!
第二,修文道,如今亂世人心思變,當重修文事讓百姓明白各位德行恥辱,當百姓知恥辱,明德行自然會對天狼國心生感激,從此則是萬世之國!
第三,輕武備,窮兵黷武並非王道,讓百姓歸心,讓天下都信服才是真正的王道,當輕武備而重民生,讓人人皆兵,則天下皆可不懼也,光宗耀祖,恢復祖地,那也指日可待!
第四,重懲貪官汙吏,用這次的貪官汙吏告訴天下人,其後在天狼國但凡敢貪一分一毫者,定要千刀萬剮才是!
第五…
第六…
第七…
反正一個半時辰,一群昭文館的老學究們將朝堂上的大事小情一一說了,並給出了他們的意見和建議。
這一個半時辰,李秋從驚喜到呆愣到驚訝到震驚。
最後對昭文館的一群人更是驚為天人一般,直呼自己之前的歷代先皇,有眼不識金鑲玉,將這麼多大才放到昭文館虛度光陰,兼職就是天大的浪費。
而太子府出身的那些大臣,一是現在根基尚淺,二是他們同樣十分年輕,雖然他們知道這些老學究說的都是一些虛談妄言,但是辯論又辯不過,勸諫太子也不聽,反倒是讓太子李秋對他們都有了些厭惡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