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卷日,讀卷官們依次而坐,那批考生的卷子也得以重新面向世人。
讀卷官好像是認認真真地批閱著答卷,但是他們有的人批閱卷子是根據考生的字跡醜美來斷定,還有的讀卷官是根據考生的世家背景來給分,真正看重他們答題水準的讀卷官也是寥寥無幾。
就算是把答卷交到官家的手裡,官家也可能會因為考生的長相醜陋而把他的名次給往後排了去,這一切都是有可能的。
經過了他們這些讀卷官一天的辛苦奮鬥,最終只有十張答卷會呈交到官家的手裡,這十個人其實都是中了第的只不過是為了評選出最終的甲等三名來。
很遺憾,於承那個小子沒有在這十張答卷中,此時的他正在呂府心心念念著皇城內的情況。
卷子最終交呈到翰林學士吳銘的手中,他將會把那十張卷子再次呈交給官家。
吳江小心翼翼地捧著手中的答卷走到了官家所在的大殿。
吳江在下道:“官家,這殿試的最後選出來的卷子都在這了。”
呂老在一旁也按捺不住自己激動的內心,他也想早點看看今年的金科狀元究竟會落入手的手中。
“呈上來吧。”
吳銘將卷子交給了從高殿上走下來的陳總管,陳總管將卷子一一鋪平放在了紫檀木桌上。
官家大致掃了一眼後道:“你們覺得今年誰做這個狀元比較適合啊。”
呂老道:“這一切都還得由官家定奪,我們做臣子的只不過是為官家出謀劃策提提建議這才是我們做臣子的本分。”
官家聽後滿心歡喜只不過他要在眾人面前表現得穩重一點便也只是隨口說了呂老一句:“呂愛卿,你來幫著朕瞧瞧這誰的才華更出眾些。”
呂老也不推遲二話不說便走上了殿前,他在眾多卷子裡尋找著,只不過他也不能顯得太刻意所以也只是一張卷子一張卷子慢慢地看著。
眼見答卷將要番盡他也還沒有找到於瑞的考卷便心生失落,呂老可是很看好於瑞的。
“呂愛卿這裡還落下一張答卷沒看呢。”
呂老笑著接過官家手裡的答卷道:“不敢欺瞞官家,這個考生微臣認識。”
官家又將呂老手中的答卷拿回看了看上面寫著的名字—於瑞,他若有所思地說道:“這於瑞莫非是那於儉的兒子?”
呂老彎腰抱拳道:“回官家的話,這於瑞的的確確是於儉的兒子。”
官家笑道:“沒想到於家真是人才輩出啊,朕來看看他的卷子答得如何。”
官家將於瑞的答卷鋪放在木桌上認真地看了起來,呂老也同他一起看著。
半晌過後,官家和呂老相識而笑,很顯然他們倆個人很滿意於瑞的答卷。
呂老先開口道:“官家這於瑞的策題雖說是答得不錯但距離狀元的水準恐怕還是差了些。”
官家道:“你在看看這張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