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時分,皇帝陛下的龍輦駛離了皇城。
隨著車軸碾過正陽門大街,帝都之中頓時湧起一股暗潮。
正陽大街十丈寬的街道上空空蕩蕩,而在街道兩旁則是跪拜著無數的城中百姓。
百姓們可能一輩子都見不到一次皇帝出城。
而在跪拜的百姓中,有不知多少人正在暗中使著眼色,傳遞著訊息。
此時此刻,如果皇帝一聲令下將這裡的百姓全部屠殺一遍,估計能夠剷除幾百乃至上千的各種細作。
不過這只是假設而已,皇帝是不會這樣做的。
跟在皇帝龍輦旁邊的文武官員也都不會讓皇帝這麼做。
這一次的正陽武比,文官之中也有幾個代表前往觀戰。
畢竟這一次涉及到了他們跟皇帝陛下的賭約,一旦這場賭約能成,文臣的某些小心思就能夠得到滿足。
某些計劃就能得到時間延後。
他們就能夠有更加充分的時間去準備,勝算也會更大。
當然即使是文臣之中也是分派系的,他們各有各的目的,各有各的計劃。
就算是在武將之中,也分成了幾種不同的心思,有激進的鷹派,也有溫和的鴿派,以及數量極大的兩面派和中庸之道的中立派。
一整個成色複雜無比的隊伍跟隨龍攆之後。
而皇帝身邊只有兩人有資格騎馬。
其中一文一武。
文臣乃是當朝內閣首輔大學士,孔孝廉。
他一身紫青色的刺繡儒衫,穿的騷包至極,臉上不怒自威,一雙劍眉也算是文臣之中罕見的鋒芒畢露。雖然年過六旬,但卻依舊身姿挺拔,舉手投足之間大氣無比。
武將乃是吳國公朱廣孝,他身上穿著輕甲,胯下戰馬也著甲,雖然不是上陣殺敵的那種全甲,但也是可以隨時作戰的。
不過有心人都發現了一點異常,那就是武將集團,除了吳國公朱廣孝派系的人之外,秦國公拓跋雲漢以及他的派系之人竟然一個都不在這裡。
真是奇哉怪哉,而這個訊息也快速地透過種種渠道送了出去。
此時的旭陽帝精神奕奕,車簾也已經掀開。
因為這一危險舉動,皇帝的宿衛幾乎全部出動,圍繞在皇帝陛下身邊。
把握住了各個可能對皇帝陛下不利的角度和方向。
而這些人全都是中品大成境以上的絕頂高手。
龍攆的左側就是以陳瀟為首的三人組,柳新在這的話就會很熟悉。
而即使是一位上品加兩位下品的配置,也只是負責護衛皇帝的一個方向。
可見這樣的陣容配置下,即使是宗師出手,也無法傷及皇帝分毫。
和康陽帝不同,旭陽帝雖然在武道一途也有無上天資,但卻中途毅然放棄。
旭陽帝並不打算將有限的精力放在多餘的事情上。
而米雨松則代替皇帝陛下達成了武道上的成就。
只不過今日皇帝出城,歷來緊跟在皇帝陛下近側的東廠提督大人,今日卻是沒有出現。
而在龍輦之後還跟著幾輛雕龍畫鳳的豪華馬車,馬車之中是這一次非要出城觀戰的三皇子和二皇子。
兩人分別坐在兩輛車上,三皇子內心躁動,其實更想騎馬,在父皇面前展露自己的騎術。
晉升大成境之後,他對於騎術的掌控已經升級,足以讓自己的父皇眼前一亮。
但因為規矩,他必須坐在馬車中,令他鬱鬱寡歡。
而二皇子則在馬車中安靜看書,車簾被風吹起時露出他的側臉。
一旁的幾位文臣看到這一幕都會由衷地微笑。
文臣集團雖然分成數個黨派,但卻極為一致地偏愛二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