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壽寺東廂房位於中心大殿右側,需透過一條幽靜的走廊。
廂房的外觀古樸典雅,木質的門窗上雕刻著精美的佛教圖案,如蓮花、如意、法輪等,每一幅都充滿了深厚的佛門色彩。
廂房內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間寧靜的小堂。
小堂中央放置著一張古樸供桌,供桌上的香爐散發著淡淡的香氣,讓人感到祥和與寧靜。
供桌旁,一盆觀音竹翠綠欲滴,為整個房間增添了一絲生機。
廂房的左右兩側牆壁上掛著兩幅顯眼的畫,畫的是佛教中的故事,捨身飼虎以及割肉貿鴿。
廂房的一角是一張木製的佛床,佛床旁邊的壁龕中供奉著一尊佛像,佛像前的銅鼎中香菸嫋嫋。
在廂房的另一側,是一排書架,上面擺放著各種經書和佛教典籍。
書架旁是一張木質的書桌,桌上擺放著文房四寶,一盞小燈靜靜地照亮著桌面。
一位老僧閉目垂眉,端坐在木桌之後。
而一個穿著官服的中年人則站在那副‘捨身飼虎圖’的下首。
“廣惠主持,我依舊吃驚於您這等方外之人,竟然也貪戀錢財麼?”
這個穿著官服的中年人正是禮部右侍郎鄺岐。
他身高約七尺,雖已中年,但身材依然挺拔如松,一副儒雅之氣容易讓人心生敬意。
他的眼睛深邃如湖,透露出沉穩與智慧,眉宇之間則流露出果決與剛毅。
他身上的官服,胸前繡著祥雲與孔雀,正是正三品的文官官袍。
他離家時極為倉促,竟是連這身官服都未脫去。
見書桌後的廣惠主持沒有任何反應,鄺岐的臉上終於不再淡然,他語氣微微有些急促地問道:
“我的家眷真的已經離開帝都了麼,錦衣衛和東廠真的不會抓到他們?”
然而這個問題,廣惠主持依舊沒有回答他,後者彷彿一位作古的老僧,紋絲不動,彷彿一尊沒有生機的泥塑。
“廣惠主持!”
鄺岐的聲音忍不住大了幾分。
就在這時,禪房的門嘎吱一聲從外面開啟,一個身穿青袍僧衣的中年僧人走了進來。
“鄺大人,禪房外大老遠就聽到您的聲音,您是真不怕被人發現啊。”
這位中年僧人將托盤放下,端出裡面的幾盤點心和一壺熱水。
拎起水壺倒了一杯熱水,中年僧人用手指蘸了蘸熱水,然後走到廣惠主持身邊,將水抹在了後者的嘴唇上。
感受著嘴唇上的溼潤,廣惠主持緩緩睜開了眼睛,然而他的眼神並不是以往的那種睿智和深邃,反而是一種無神的空洞。
鄺岐看到這一幕,不由得驚撥出聲:
“廣惠主持這是怎麼了?”
中年僧人取來一杯熱茶,上面還在升騰著白色的熱氣,但他卻遞到廣惠主持的嘴邊,廣惠主持毫不猶豫的喝了起來。
看著廣惠主持毫不猶豫的喝下那杯滾燙的熱茶,鄺岐忍不住嚥了口口水。
中年僧人笑眯眯的放下茶杯,轉過身對鄺岐說道:
“廣惠主持畢竟上了年紀,有些時候會變得糊里糊塗的。
祁大人,您就不要在這兒打擾廣惠主持靜修了。
您和夏施主一起,再多等兩日,等正陽武比召開,帝都城內一定看守鬆懈,屆時小僧再送二位出城。
至於大人您的家眷,您就放心吧,早已送出城去。”
鄺岐看著中年僧人那張微笑的臉龐,不由得心中升起一股莫名的惡寒。
他沒有多說話,徑直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