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覺得這是很有意思的一個名字,說快了,會聽成豬寶寶。”韓軾的話語引起了下面同學的輕笑。
“不相信,那麼現在快速說朱八八十遍。”韓軾道。
下面學生開始照辦,說快之後,真的像是豬寶寶。
“所以記住了,豬寶寶就是朱八八、朱重八,就是朱元璋的原名。”韓軾道。
“老師老師。”一個戴著眼鏡的寸頭小同學突然舉手。
“說。”韓軾道。
“為什麼朱元璋的父母給朱元璋取這種名字?”眼鏡寸頭小同學是問出了下面熊孩子們心中也想知道的問題。
“不但朱元璋叫朱重八,他的五世祖叫朱仲八,生了三個孩子叫朱六二、朱十一、朱百六,而朱百六就是他的四世祖,生的兩個兒子取名更有意思,叫朱四五和朱四九。”
“朱四九也就是朱元璋的三世祖,他的取名更加襯托出後現代主義,朱初一、朱初二、朱初五、朱初十。”
韓軾講得十分的順溜,一點磕磕絆絆都沒有。
“朱初十啊,作為朱元璋的祖父給朱元璋的老子取名朱五四,而朱元璋還有幾個哥哥,叫朱重七、朱重六、朱重五等等。”
話語一說完,教室裡的學生全部呆呆的看著韓軾,而教室外的人表情也差不多。
初一、初五、四五還五四,這尼瑪都是什麼名字。
“就算再不懂,就算不看教材,也不能這樣信口開河的亂說!”
導演的話音剛落,就聽到韓軾繼續說。
他環視教室,道:“我在各位的同學眼中看到了懷疑,明朝有一個郞瑛的人,他是一個藏書家,也就是現在的收藏家,書讀多了就喜歡亂想,所以他編撰了一本讓他名流千古的書《七修類稿》。”
“這本書裡面就收錄了,朱元璋自己回憶撰寫的朱氏世德碑,裡面就很清楚的記載著這些名字。”韓軾言辭確鑿。
教室外的導演還沒來得及把訓斥信口開河的嘴閉上,就被活生生的打臉。
臉好疼。
導演又張了張嘴想要說什麼,但又什麼都說不出來了,最終只能側頭道:“查一查,他說的是真的還是假的。”
編導掏出手機,垂頭用並不好的訊號查了查,道:“那個導演……韓軾的確說的是有史可循的,的確有郎瑛這個人,七修類稿也的確有朱元璋祖父的這些記載。”
“我%@#*#!!”導演累覺不愛,嗶了全宇宙狗的心思都有了,真是我了個擦!
“朱元璋一家都有神經病吧,取名字玩什麼後現代。”編導也忿忿不平的跟言。
教室內。
“相信你們一定覺得奇怪,朱元璋家族是不是有什麼奇特的規矩,為什麼都取這種數字名字。”
韓軾豎起中指搖了搖,道:“其實不是,這種名字在元朝是非常非常常見。”
“清朝翰林院編修俞樾,在《春在堂隨筆》給出了答案,元制,庶民五職者,不許取名,止以行第及父母年齒合計為名。”韓軾道:“翻譯出來,元朝有制度,普通老百姓,沒有官職,是不許取名的,只能用住址或者是父母年齡加一加命名。”
“所以我們現在看來很奇怪的名字,但在那個時候,就像李偉、張敏一樣,扔一個搬磚,一砸,一大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