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你沒事吧”潘燕遞上一株綠綠的小草,道:“林子裡很多山蚊子,上次小妹就被咬了,用這個草草能不癢。”
韓軾扭頭看著,潘燕舉著小手,臉色寫滿了期待。
“哦”韓軾將草拿了過來,也沒有揣在了身上,就沒有再說什麼,繼續走在前面低頭看手機。
“真是,差距太大了。”
王蕾看在眼裡在心中嘟囔,潘燕還被吼了兩次,但依舊關心新哥哥,相反韓軾這個當哥哥的從頭到尾都沒給過好臉色,十分任性乖張,最基本的謝謝都不會說一句。
“投胎真的一件技術活,有些好孩子想上學上不了,但有些在學校什麼壞事都幹完了。”王蕾很不喜歡韓軾,但沒辦法,很不喜歡也要跟著,在她看來或許唯一的好是,走了兩個多小時的山路,韓軾一點也沒叫累。
在大概中午的時候,到了鎮子上,也正逢趕場天(趕集,人來人往挺熱鬧的。
趕場,說清楚點就是在經濟不發達的時候,所使用的低階貿易手段,逢單或者是縫雙趕場。
但這個鎮子不同,是再用的三天趕一次,所以相比普通的趕集,他們來到的這個更熱鬧。
馬路兩旁都擺滿了賣東西的,什麼賣活雞活鴨的,賣蜂蜜的,賣衣服的等等。
“趕街,姐姐我們好久沒有趕街咯。”一來到集市,潘小妹就跟小魚入水一樣,歡快得很。
小女孩,就喜歡熱鬧。
潘燕先把一大一小的兩個竹簍中的東西賣了,拿到了六塊錢。
“這麼大兩竹簍才賣六塊錢?不會被騙吧。”王蕾關心的道。
“沒有,這種草草在山上很多,所以其實不值什麼錢,三毛一斤,其實原價格是五塊七,收草的叔叔還多給了我們三毛。”潘燕把一張五塊,一張一塊貼身裝在兜裡,臉上洋溢著笑容,大滿足。
王蕾表示完全不能理解,大老遠的背兩竹簍的東西才賣六塊錢,要知道這點錢平時也就夠她吃碗涼蝦西米露。
“鎮上的福利社在什麼地方?”王蕾問。
“我帶路,我帶路。”潘小妹將手舉得高高的,然後跑在最前面,做小小領路人。
韓軾期間也做了做樣子,嚷嚷著要喝汽水,總之在沒有什麼大波瀾的來到福利社,領取了,一年的福利,派發的五十斤大米,四十個雞蛋,一桶十升的油。
但這些東西,潘燕兩姐妹要怎麼搬回去?
“導演……”
“不行”在場後,導演冷酷的打斷了王蕾的話:“絕對不行,節目規定,要幫也只能小韓這個哥哥幫。”
“他會幫?”王蕾氣得都快笑出來了,抗爭無果,就只有看著潘燕背上一袋大米無論如何也起不來的樣子。
這些東西去年都是她哥哥潘山拿,要知道五十斤大米,可不是五斤,潘燕一個小姑娘怎麼搬抬得動。
在潘燕就要急哭的時候,韓軾開口了,道:“給我,我來。”
ps:猜猜看是什麼書,第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