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博聞室,張騰與焦舜之找了兩個蒲團,兩人相對而坐。
焦舜之讓張騰將四本書,一塊玉簡整整齊齊地在面前排開,張騰掃了它們一眼。
從右到左,分別是綠皮書籍,紅皮書籍,藍皮書籍,玉簡。
綠皮書籍上面,寫著“丹道精要”,紅皮書籍上面,寫著“氣煉丹道”,藍皮書籍上面,寫著“金鼎丹術”,藥典上面寫著“炎陽草方”,而那一塊玉簡晶瑩剔透,裡面隱隱有著異光閃動,似乎非常不一般。
焦舜之,先是用手直至綠皮書籍《丹道精要》。
他告訴張騰,這一本是記載各種丹藥的材料分辨與調配方法。而那一本紅皮書籍《氣煉丹道》,是一本以氣煉丹的秘籍,則以火靈氣或者奇火,無需丹爐輔助,直接隔空煉丹的手段法門。
至於那本藍色書籍《金鼎丹術》,是一本以特殊丹爐,在靈氣的配合下煉製丹藥的秘籍,上面記載著煉製丹藥的大部分常規手段。
最後那一塊玉簡,則是記載著高階醫師煉丹必須的輔助功法,只要將它拿在手中,集中精神,緊閉雙眼,腦海就能閱讀那部功法,進行學習。
介紹完之後,焦舜之讓張騰與他一起閉上眼睛,兩人靜靜地平復一下心境與思緒。
等到兩人心境平靜,靈臺清明,焦舜之就開始給張騰講解煉丹之術。
張騰屏氣凝息,認認真真地聽著焦舜之的每一句話。
焦舜之拍了拍四本書的灰塵,緩緩地向張騰敞開一個廣博無比的丹道大門,他講得很慢,也很清晰,過程中不斷舉例或是引用典故。
聽著焦舜之講授丹道知識,張騰對焦舜之充滿了敬意與感激,還有道不盡的驚歎。
且不說焦舜之的醫術高深,知識淵博,就焦舜之的教授水平而言,講課深入淺出,引人入勝,絕對是超一流水平,媲美華夏現代的名師博導。
一個認真聽,一個用心教,不知不覺已是天黑。
青玄來過一次,但看見張騰與焦舜之都極為專注投入,已至忘我之境,他沒有打擾,而選擇靜靜地等在一邊,與張騰一起聽課。
縱然焦舜之所講述的知識十分簡單淺顯,青玄已經聽了許多遍,但有些細節東西,從張騰的口裡問出來,讓人耳目一新,感到十分驚訝。
不知不覺,外面已經黑下來,很快就到了深夜。
張騰以恐怖的閱讀,記憶,領悟能力,一點即通,舉一反三,很快就將煉丹之術的理論學個通透。
他這般表現讓焦舜之大為驚訝,他連連向張騰問了一些比較偏僻深奧的東西,張騰一個不漏、完全正確地回答出來,甚至還加上了自己的一些獨特看法見解。
最終焦舜之搖搖頭,拍拍張騰的肩膀,感嘆道:“唉,張騰,老夫平生教人無數,你在丹藥醫學上面的天賦與資質乃老夫前所未見,不得不對你說一聲佩服。”
他既是高興,又是沮喪,難得有這麼一個學習能力超強的學生,卻被對方恐怖無比的學習能力打擊得體無完膚。
在張騰面前,他感覺自己年輕時十幾年的寒窗苦讀,用心專研,竟然比不上張騰的一朝聞道 。
對方一日之功,就將那些理論學得七七八八,讓他好像活在狗身上,白白浪費了十幾年。
不過,那沒辦法,張騰的記憶力也超級強大,加上還能一心多用,聽課的同時,更能不聽地讀書,甚至還有空餘時間問問題。
像學習能力這樣變態妖孽,焦舜之也是第一次見,更是首次接觸。
縱然當年他天資聰穎,冠絕同門,但與張騰相比,那也是天壤之別。
至少張騰近乎過目不忘的本事,他並沒有,他之所以能學習到那麼多東西,靠的是勤奮與努力。
眼下的張騰,不僅勤奮努力,用心聽講,還天資妖孽,記憶超乎尋常,學習速度自然也是他的數十倍,讓他望塵莫及。
當然了,最重要的是,張騰在此之前也曾學了許多基礎的丹藥醫術,眼下又已是醫師學徒。
焦舜之講述的東西雖然深奧複雜,但是張騰基礎雄厚,一通百通,迅速領悟是再也正常不過了。
另外,由於張騰擔心多禮婆婆,認真專注,將所有的心神全部放在學習上面,學力爆發,遠遠超越往常,方才有如此驚人無比的表現。
尤其是那個一心動用,更是外掛般的存在。
它是張騰拼命學習的偶然產物,今日是第一次出現,連張騰自己也沒有察覺。
他明明雙目緊盯書本,閱讀著裡面的內容,耳朵裡卻清晰地聽取著焦舜之的講課,並思考問題,口裡也隨之回答或是向焦舜之發問。
那種感覺,好像自己.一分為數個人,思維各種發散,進行思考的同時,還能兼顧記憶,閱讀,說話做事。
焦舜之尚且如此,更別說一旁的青玄了。
青玄一次又一次地被震驚,目瞪口呆,最後變得麻木。
此時,他徹底服氣了,無關張騰的身份,還是背景,就一份天資與學力,就讓他五體投地,自愧不如。
焦舜之雖修為高深,但到底是老人,精神比不得張騰,這一會兒,他已將相關理論交給張騰,便不再繼續講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