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說了幾句,見學生們個個聚精會神,興致勃勃。教書先生故意停了一下,習慣地拿起桌案上的茶杯抿了一口,潤了潤喉嚨。
等到吊足眾人的胃口,他才繼續慢條斯理道:“夫太初之始,天地之間有靈氣。修武,就是吐納天地靈氣,引為己用。此乃武之源泉也。萬物眾生,皆有壽數。夫天地間不能長生者,皆為凡塵。同理,修武不能長生者,皆為凡境(凡階)。而這四句詩裡,包含凡階修武,三大境界九個階段名稱。”
說了一段,教書先生又頓了頓,偷瞥了眼在場一幫小傢伙急不可耐的模樣,心裡大樂。
不過,當他見到當中幾個習武的學生撇撇嘴,當下又感到有些氣悶。只得繼續說道:“凡階分為初、中、高三境。初境分為靈覺、靈聚、靈性三階段。中境分為靈流、靈斛、靈海三階段。高境分為靈星,靈陽,靈涅。何為靈覺?靈覺就是……”
“等等,先生。你說得不對。”這時一個學童打斷了他的話,問道,“先生,剛剛四句詩裡,的確包含了覺、聚、性、流、斛、海、星、陽八個字。可是,沒有‘涅’字呀?有個‘照’字,應該是靈照才對!”
“就是就是,先生說錯了嗎?”
“咦,先生有不對哦。”
“就是嘛。”
眾學童一時間紛紛起鬨,七口八舌說個不停。
教書先生用戒尺敲了敲桌子,制止學童們的吵鬧,喝道:“肅靜!肅靜!肅靜!聽見沒有,如有誰再吵鬧,一律打手心板子!”
話音剛落,幾個說話的學童馬上止住,課堂上一片安靜。
“嗯。”教書先生看著一眾噤若寒蟬的學生,滿意地點點頭。又見先前說話幾人,面露不服之色,忍不住啞然失笑。
他捋了捋鬍子,開口道:
“為何不是靈照而是靈涅?這是有因由的,此處老夫要給爾等好好說道說道了。武者修至靈陽境,五百年一次盤涅劫。所謂靈陽種魔,火煞內生。熬過去就加五百壽元,修為繼續增長。熬不過去就身死道消,墮入輪迴。另外,涅槃雖九死一生,但仍存一線生機。若稱之‘靈照’,則有人死彌留,迴光返照之諱。是故,以靈涅名之,而非靈照。再者,詩曰‘夕陽照星河’,暗喻靈陽境,在靈星境之上。如此‘照’字用來,可謂貼切無比。爾等可明白了嗎?”
眾學童聽了恍然大悟,齊齊答道:“明白!”
“好好好,如此甚好。哈哈……”教書先生老懷大慰,開口朗笑。笑罷,他神情一肅,輕咳一聲,說道:“好了,閒話休題,言歸正傳。今天我們要學詩文曲賦,爾等要認真聽說,切莫輕視之。要知道,武者習武,除了師父教授武藝之外,還要尋覓秘籍修煉。爾等若是習武,不通文藝,日後即便獲得絕世寶典,也只能望洋興嘆。”
先生如此一說,眾學童個個覺得在理,又齊齊道:“明白!”
不久,教書先生便將今日的詩文講解完畢,將堂上作業佈置下去,讓學生堂上解讀。自個兒則抱起一卷經史,自斟自讀,搖頭晃腦好不恰意。
這時,堂下一學童輕聲道:“先生,有人早退了。”
教書先生眉頭一蹙,往堂下瞥了一眼,見到教室最後的角落座位空空如也。他搖搖頭,含糊地道:“知道了,爾等好生解答,若能背誦本篇且理解通徹,老夫允爾等早些下課。”
堂下的那個學生聽了,不禁有些氣餒,小聲嘟噥道:“哼,先生分明是忽悠人。又不是每個人都像張弈雲那個妖怪。”
教書先生耳聰目明,卻如若未聞,表面平靜如常。不過,聽見“張弈雲”這個名字,他的心裡則是波潮起伏,感概莫名。
這張弈雲的確早慧,舉止異於尋常孩童,猶如妖孽一般。
弈雲,是此人的字,而這字乃此人自起。他姓張,名騰,年約九歲。聽說是一個逃難孤兒,兩年之前來到綏寧鎮。
張弈雲年方六七歲,就能自力更生,獨立過活。
三個月前,此人更是想方設法湊足學費,入讀李村村塾。張弈雲勤奮好學,聰慧過人。雖說沒有過目不忘之能,但記憶力也超乎常人,悟性非凡。
尋常學生一個月學完的課程,他六七天就足以。雲夏國常用字三千有餘,他全部學會也不過花了區區兩月,抵得上別人數年學力。入讀村塾堪堪三個月,已然掌握教書先生的大部分知識。
像今日課堂所教授的詩文,張弈雲早就滾瓜爛熟,不說倒背如流,但一字不漏地背誦下來根本不成問題。
如此天賦異稟之人,教書先生覺得非己所能繼續教授,只得由他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