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招降計劃遭到拒絕,次日,唐軍不得不硬著頭皮再次發動了攻城戰。【風雲閱讀網.】因為前一晚的斷指震懾之舉,乞扎納力沒有再推三阻四的儲存實力。在重新經過周密的部署之後,唐軍於次日午後再次發動兇狠的攻城戰。
這一次,唐軍將雲梯加長至四丈,確保不會出現昨日的尷尬。在八百餘架投石機的轟炸掩護下,四萬唐軍和回紇軍的混編攻城兵馬猛撲向芳林門極其左近的城牆。
城頭守軍吸取了昨日的教訓,他們重兵屯集於芳林門景耀門光化門一帶,三處城門連線起的短短八里多的城牆上聚集了近四萬守軍。若非城牆寬度所限,史思明甚至可能要將防守的兵力再加上一倍。
雙方這一次的鏖戰比之昨日戰事激烈了百倍。雖然守軍的數量增加,但回紇兵的一萬騎兵神射手在攻城時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他們在護城河對岸列隊,以精準的箭支射殺城牆上的守軍,造成了極大的殺傷。而且攻城計程車兵也是以回紇人為首,他們的鉤索發揮了巨大的威力,不但勾殺了大量的守軍,而且還能以鉤索固定雲梯,讓守軍以長杆推翻雲梯的守城手段難以奏效。
激戰至申時末時,攻城兵馬再次攻上城頭。而守軍以大量的援軍源源不斷的增援城頭,雙方在城頭展開了激烈萬分的拉鋸戰。每一斷城牆的爭奪都極為慘烈,雙方死亡計程車兵不計其數。直到天黑時分,在城頭箭塔的無差別的猛烈射殺下,攻城的兵馬才不得不無奈的收兵回營。因為天光所限,他們雖然出動了近十萬兵力全面猛攻,但在天黑後想攻上城頭,已經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天黑之後,雙方偃旗息鼓。各自清點死傷兵馬,兩方大軍都咂舌驚悚,痛心不已。
攻城方兵馬死傷近三萬六千餘,損失戰馬兩萬匹。又有兩百多架投石車損毀。其中回紇士兵戰死八千人,傷五千餘人。唐軍戰死一萬一千人,傷一萬餘人。守城方的死傷兵馬近兩萬,戰死一萬六千餘,其餘皆為傷者。綜合兩天下來,攻城方損兵近六萬,守城方損兵近四萬。短短兩天時間,長安北城這片戰場便吞噬了五萬多條鮮活的生命,另有五萬餘人遭受不同程度的受傷,失去戰鬥能力。
……
夜晚的寒風吹過芳林門外的戰場,呼嘯哀號著掠過那些僵臥於野地裡的屍體。寒風中夾雜著的血腥惡臭的氣味一股腦的吹向長安城中,那種揮之不去的屍臭味在城中瀰漫,將整座長安城吞噬。這種臭味無論用什麼辦法都難以消除,緊閉門窗,燒起最濃烈的香片也無法讓這股死亡的氣息沖淡。
皇城太極殿中,史思明居中而坐,十幾名將領在燭火搖弋之中列於下方。史思明面色陰鬱,眉宇之中的焦灼顯而易見。雖然今日再一次擊退了攻城的兵馬,但兩日來的傷亡讓史思明難以接受。城中的守軍只有十餘萬,兩天的攻城便已經死傷了四萬多,史思明手中的可用之兵已經不足七萬了。而這七萬兵馬之中還有一萬多人是在被嚴莊調兵十萬後臨時招募的新兵。這一萬新兵只是作為後勤的兵馬,完全派不上用場。
形勢嚴峻,史思明萬沒料到,在憑藉如此堅固的城防守城的情形下,在如此多的兵力守城的情況下,己方的死傷人數還如此慘重。慘重到讓他難以接受。
攻城兵馬的悍不畏死不惜以命相搏是一方面的原因。以命搏命的戰法確實讓守方難以招架。但攻城方完全有理由這麼做,他們是大唐新皇御駕親率的兵馬,他們只能向前不能退後。另外他們擁有十六萬大軍,兩次攻城死傷六萬在他們看來是值得的。為了奪回長安都城,他們可能會寧願葬送全部的十六萬大軍,也要奪回這座城池。而自己卻經受不住這樣的兵力的兌換。
但史思明認為,出現如此巨大傷亡的另一方面原因卻是出在自己的兵馬本身。特別是自己手下的幾名將領,守城時明顯有懈怠畏懼之感。將領畏縮,兵士怎麼可能有鬥志。這才是讓攻城兵馬兩度攻城,兩度攻上城牆的原因。若不是幸運的話,今日城池便被攻破了。
“諸位,對於今日之戰,本帥極為不滿。今日之戰比昨日更為糟糕,若非天黑敵軍無法再攻,此刻我們已經陷入城破之後的巷戰了。各位捫心自問,你們是否盡力了。”
史思明開口的第一句話便讓所有的將領都被兜頭澆了一瓢涼水。這些人浴血奮戰之後,滿以為能得到元帥的褒獎,沒想到劈頭蓋臉而來的便是抱怨,便是懷疑,便是斥責。所有將領都眉頭緊皺,心中不滿。
“元帥,末將認為,今日作戰各位將軍都已浴血拼殺,士兵們也悍不畏死。打退了唐軍空前猛烈的攻城,重挫了唐軍士氣。末將認為,眾將士已然盡力,此戰是成功的。”田承嗣拱手上前道。
眾將領朝田承嗣投去感激的目光,田大將軍還是敢說話的,這番話也讓眾人覺得自己的努力還是有人看在眼裡的。但他們也有些擔心,田承嗣這麼說話,會不會惹惱了史元帥。史元帥這兩天可是對田大將軍不太滿意的。
“此戰是成功的?田承嗣,你倒是愛當好人。如此成功之戰,我軍傷亡過兩萬,你如何解釋?兩天時間,我軍損失了四萬精兵,你告訴我守城是成功的?咱們手頭只剩下七萬兵馬,你說說,長安城還能守住麼?田承嗣,你來告訴本帥。”史思明冷笑道。
田承嗣皺眉道:“史元帥,我軍傷亡四萬,敵軍傷亡更慘重。他們拿命來拼,我們成功的抵擋住了,在末將看來,這便是成功的。至於元帥問的問題,末將只能說,是否能守住長安城不重要,重要的是將士們已經盡力而為了。”
“盡力而為?你這是什麼話?本帥要的是守住長安城。你也不想想,長安城丟了,我們能去哪裡安身?我們必須守住長安城,絕對不能丟掉城池。田承嗣,本帥不允許再說這樣的話。”
田承嗣皺眉沉思片刻道:“史元帥,卑職理解您的心情,但元帥也不能如此急躁。卑職不妨跟元帥說句心裡話,若是以如今的局勢發展,無論我們如何盡力,長安城恐都難以守住。”
“胡說!田承嗣,你好大膽子,居然敢動搖軍心,說出這樣的話來。若非因為你是軍中老將,又曾經立下功勞,本帥便以動搖軍心之罪將你斬首。”史思明大怒道。
田承嗣靜靜道:“元帥,隨便你怎麼想,你想殺了卑職也行,但有些話卑職覺得還是明說了的好。卑職說完這些話後,元帥可隨意處置卑職。”
史思明怒道:“你的膽子越來越大了。”
田承嗣拱手道:“卑職也是為了元帥著想,卑職當初得元帥賞識救助,便立誓一心一意效忠元帥。所以這些衷心之言,卑職覺得應該推心置腹的說出來。埋在心裡不說,反倒是對元帥的不忠了。”
史思明滿臉慍怒,狠狠的瞪著田承嗣。
田承嗣自顧道:“史元帥,如今的局勢,您也心知肚明。若無奇蹟出現,長安城是必失的。現在朝廷坐視不管,咱們要求他們派兵來增援他們也毫無反應。大燕國新皇即位,嚴莊把持朝政,您也知道,嚴莊對您是極不友善的。他不會派兵來救援的。此為其一。其二,北城這十六萬攻城兵馬我們或可能抵擋住,我們損失了不少兵馬,他們損失的更為巨大。就算打光了兵馬,他們也未必能攻入長安城。然而元帥莫忘了,王源的十一萬神策軍在金州和邠州虎視眈眈。他們才是唐軍的精銳。我們和李瑁打的兩敗俱傷之際,他的神策軍會袖手旁觀麼?定然不會。李瑁一定會下旨讓王源參與攻城的。其三便是,現在城中糧草告急,所存糧草只夠兵馬十餘日之用,而且還是在百姓斷糧的情形下。百姓們三天沒飯吃便要生亂,咱們的麻煩不僅在城外,城內的麻煩更大。城裡一亂,城外一攻,城還能守住麼?根本不可能。這三點便註定了長安守不住,無論城防再堅固也守不住,所以卑職才說盡力而為之,大不了與城俱亡便是,也算是我們為大燕國最後盡忠了。”
史思明面色鐵青,若田承嗣所言沒有道理便也罷了,但偏偏田承嗣所說三條正是他心中最大的擔心,所以他才心中焦灼,對戰事的程序不滿。但雖然田承嗣所言甚有道理,這也點燃了他心中的怒火,他豈能容忍田承嗣當著眾將的面如此動搖軍心。
“田承嗣,難怪作戰時畏縮不前,原來你早就失去了鬥志。你的這些話都是一派胡言,都是動搖軍心之言。本帥今日若是饒了你,豈非軍心渙散,再難收拾。來人,將田承嗣拖下去,重打六十軍棍。”史思明大聲喝道。
親衛衝上前來,抓住臉色鐵青的田承嗣便往下拖。眾將忙上前求情。史思明沉聲道:“誰敢求情,便軍法從事。”
眾將面面相覷,不敢再說話。田承嗣呵呵笑道:“諸位不要替我求情了,若我捱了這五十軍棍能讓長安城能守住的話,我也認了。可惜,我捱了這五十軍棍也是無濟於事啊。元帥,卑職勸您不要自欺欺人了。眼下只有一條路可走,昨日李瑁派人來宣旨,那是最好的出路。不僅元帥您本人,所有的將士們也將都獲得寬恕。大帥您何必一意孤行。”
“一百軍棍!”史思明厲聲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