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灰熊戰雄鹿。
本賽季兩隊已有一次相遇,彼時還是灰熊這一次連勝的開始,結果十幾場比賽後,灰熊的連勝還沒有結束。
再戰雄鹿,灰熊是背靠背作戰,體能有限,喬海也進行了輪休,拉修內斯特洛維奇和昌西比盧普斯代替布拉德米勒和邁克畢比首發,肖恩馬里昂頂到四號位,拉加貝爾首發,加上三號位的麥迪,這就是灰熊這一場的首發陣容。
喬海直接輪休了三大主力。
主要還是上一場打森林狼,灰熊沒能取得巨大的優勢,直到比賽結束,領先也才十分左右。
這樣的領先使得灰熊主力沒有儘早的休息,結果這場背靠背戰雄鹿,主力的體能枯竭,喬海也被逼無奈,只能選擇輪休了,不過對這場比賽的勝負,喬海也沒有太過在意,輸就輸,贏就贏。
還是那句話,灰熊現在排名西部第一,也是聯盟第一,已經是一個令人驚喜的成績了。
喬海不會奢望更多,他的目標依舊是率隊排名西部前四,一直以來都沒有改變。
大幅輪休的灰熊客場打的有些艱難,麥迪狀態不佳,開場連續三投不中,之後在喬海的調整下,開始衝擊內線,終於得分,但連續衝擊內線得分,這進攻打的還是太艱難了一點。
正巧雄鹿那邊雷阿倫爆發了,連中三分,首節打完,灰熊還落後了6分。
雖然喬海對勝負不太在意,但每一場比賽的勝利,能爭取他還是會爭取。
所以次節,喬海做了一些調整,五號位上了大致,肖恩馬里昂繼續打四號位,加上三號位的麥迪,後場昌西比盧普斯加厄爾博伊金斯的雙控,場上灰熊的陣容是個終極一大四小。
灰熊直接提速,用小個陣容大打進攻。
場上五個球員每一個都能遠投,包括五號位的大致,大致的總評分已經漲到了70,外線空位三分也已經相當穩定,喬海給了大致一個新的模板,不是德克諾維斯基,而是羅伯特霍里。
潛力值75點的大致如果能夠成為霍里,也算是兌現潛力了。
可不要小看霍里,雖然霍里只是個角色球員,但霍里卻有著7枚總冠軍戒指,戒指數量比誰都多,多次關鍵時刻救主,說他是角色球員,卻起到了巨星般的作用。
大致的日常訓練還是很有效果的,至少速度比以往快了不少,對抗也不似剛到NBA時那麼艱難了。
灰熊打起快攻,進攻端大致就待在底角到禁區之間的位置,如果有隊友突破,他就退到底角,如果隊友飄在外面投籃,他就躥到籃筐附近,準備搶籃板。
反正位置很固定。
防守端,大致的位置更加固定,就是待在籃下不動。
雄鹿沒什麼出色的內線,兩個內線都是藍領,所以雄鹿的內線進攻對灰熊構不成威脅,倒是外線投射有點猛,所以灰熊的防守是外擴的,主防雄鹿的外線投射。
就這麼一變陣,連普林斯頓進攻都捨棄了。
結果就是起到了奇效。
半節比賽,灰熊打了一波22:8,直接反超了雄鹿8分。
要知道,這可是半節比賽的比分,灰熊半節就得到22分,進攻火力十分兇猛,要是打上一整節,那就是40分往上了。
單節40分,在2000年這個防守為本的年代,是不可多見的一幕。
解說這場比賽的馬伕阿爾伯特很是驚訝,灰熊打的還不是他們擅長的普林斯頓進攻,反倒是有點想跑轟戰術。
驚訝的馬伕阿爾伯特不住地讚歎:“喬海不愧是進攻大師,普林斯頓玩得轉,跑轟戰術也不差,這進攻,打的太火熱了!”
喬海是進攻大師,這一點已經沒有人會質疑了,在湖人大打三角進攻,到了灰熊,花了兩三個月,又開打普林斯頓進攻,其中偶爾打一兩節的小球,也是玩的飛起。
這場比賽更是在第二節完全拋卻普林斯頓進攻,大打跑轟戰術。
這麼一算,四大進攻戰術,喬海沒玩過的也就擋拆進攻了。
如果再把範圍往外擴,或許還得加上老鷹進攻等戰術,但不得不提到的是,灰熊平常的進攻打法裡,也是有擋拆進攻和老鷹進攻的影子的。
比如擋拆進攻,喬海給麥迪設計了幾套單打戰術,其核心就是擋拆進攻。
再仔細一算,這幾套單打戰術還有點老鷹進攻的意思,擋拆後給得分後衛錯位單打,這不就是老鷹進攻嗎?
所以,仔細一算,幾乎所有的進攻喬海都玩過了,這進攻大師之名,喬海顯然當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