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德安東尼的跑轟進攻,具體為,用有投籃能力的大個小前鋒頂上四號位,得到球權後提速搶佔空間,在7秒或更少的時間內終結進攻。
7秒或者更少的時間內終結進攻,單此一點,山貓就打不了德安東尼式的跑轟。
喬海接著又想到了三巨頭熱火和73勝勇士的小球。
熱火式的小球核心是突破分球和快速反擊,除了勒布朗詹姆斯和德維恩韋德以外,其他三個位置的球員都能夠拉到三分線外投籃。
為了空間,這支熱火無限犧牲了自己的高度,而為了彌補犧牲了高度之後的防守,埃裡克斯波爾斯特拉祭出了無限夾擊輪轉的防守策略,而這種夾擊造失誤的方式,反過來也給養了進攻。
當然,犧牲高度的代價就是丟籃板、漏三分,也怕大個中鋒得分手。
最後,73勝的勇士就採取了一個折中的辦法,內線方面,史蒂夫科爾喜歡用博格特和艾澤裡這樣的高大肉盾,但要求這樣的球員有傳球策應能力。
側翼堆滿了各式各樣的2米左右的搖擺人,常規時刻常規陣容,關鍵時刻就上五小。
這樣的策略,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球隊的防守。
進攻方面,勇士外線打了無數個掩護,各種無球掩護和有球的掩護,加上側翼球員瘋狂無球空切、多點分球、各種傳切配合,因為外線有斯蒂芬庫裡和克萊湯普森這樣的歷史級射手,勇士也是打出了歷史級別的進攻。
……
喬海仔細思考了一會,勇士的打法他倒是可以借鑑一番。
很快,他找出一張紙,以勇士的打法為藍本,寫下了幾個合適的名字。
“控衛位置,卡洛斯阿羅約和史蒂夫布雷克風格相近,誰首發都可以,暫時顯然卡洛斯試試吧。”
球隊的第三控衛,安芬尼哈達威名氣很大,並且拿著1400萬的高額薪水,就這樣坐穿板凳,喬海都覺得很虧。
所以,他準備對哈達威進行一番改造,給哈達威一個不一樣的定位。
“得分後衛自然是邁克爾(裡德)了,他可以扮演斯蒂芬庫裡的角色。”
“小前鋒位置,安德烈伊戈達拉和傑拉德華萊士都可以首發,賽季初,暫時先讓安德烈首發吧,畢竟他有一手組織策應的能力。”
“大前鋒,託尼庫科奇可以首發,提供三分威脅,以及外線的掩護。”
“中鋒,得培養培養大唐了,讓他練出策應能力。”
很快,喬海就分析出了一套輪換陣容。
控衛卡洛斯阿羅約和史蒂夫布雷克,誰狀態好誰上。
得分後衛首發邁克爾裡德,小前鋒首發安德烈伊戈達拉,大前鋒首發託尼庫科奇。
這三個位置的替補,喬海會讓邁克爾皮特魯斯、傑拉德華萊士、詹姆斯瓊斯以及約什史密斯這幾個2米左右的搖擺人輪番上場,身高2米01的安芬尼哈達威也包含在內。
中鋒首發會是唐振東,如果對上有重型中鋒,且內線優勢明顯的球隊,喬海會在替補上肯德里克帕金斯。
如果碰到的球隊屬於內線較為弱勢的球隊,喬海會擺出一個小個陣容,至於怎麼擺,還需要實戰的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