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賀衛王——!”
近位賢者和衛國的臣工紛紛舉樽恭賀,賀聲響徹大殿,王座上的衛崢笑意使然,邀樽示意,便見群臣賢者一同齊飲。
這一次禮賓應酬,衛崢也是大為鋪排,一展大國氣度,直接在盤龍殿內舉行,場面異常宏大,鐘聲齊鳴,雅樂作伴,暢飲美酒,歌姬舞女,賞心悅目,可謂極盡奢華。
君君臣臣,賢者士子,酬酢反覆,禮讓再三,搞的諸子百家的賢士們眼花繚亂,絕大多數人都是興致盎然,反倒是孟老夫子、田鳩和莊周這些大才從頭到尾淡定自若,表現出一副若有所思之態。
衛崢乃深得鬼谷絕學,擅遊說揣摩之道,自然是應酬能手,見這群大賢落落寡歡,便開始找話題活絡氣氛,便見國君笑意使然的把目光投向孟軻身上:“孟老夫子在齊國境況可好?”
孟軻一聽,不由得感慨,齊國稷下學宮,他永遠也忘不了當年在學宮的那場儒法爭辯,但他萬萬不會想到當今衛國君主便是昔日的法家士子衛黎吧。
末了,便聞夫子喟然慨嘆的說道:“多謝衛王體恤,老夫已經辭去了稷下學宮令一職,欲回魯國興辦儒家學宮。”
衛崢一聽頗為驚訝,卻也深知孟軻不會再有入仕途之意,知道他會拒絕,便大膽的問,還擺出了一副真摯的神情說道:“孟老夫子乃當世一代大賢之人,既然不願再留齊國,可否來我衛國興辦學宮。”
此話一出,讓諸子百家的賢士頗為驚訝,又聽衛崢說道:“實不相瞞,本王下令大興土木,置宇軒宮殿,欲攬天下經典,博覽群書,這宇軒宮令卻未曾物色到人選,孟老夫子若能任職,爵同公卿!”
這下更加讓人吃驚了,許諾爵同公卿,按照衛國變法後的爵位,這是僅次於侯爵之位,顯赫之爵啊,沒想到衛國君主竟然如此闊綽!
孟夫子卻是淡然一笑,拱手道:“大王美意,孟軻感佩之至,奈何斯人兩鬢如霜,尚不能飯矣,垂垂老朽之人,亦不能千里而再行,當不得如此重任,還望大王恕罪!”
孟軻鐵定會拒絕,所以衛崢才有這般說辭,且不說當年的儒法之爭,儘管孟老夫子不知道衛崢就是當年的衛黎,但憑衛國以法家治國,此國便不會是他儒家的容身之所,更別說當年的與他論戰的劇辛就是如今的衛國之相邦了,共侍一主,面子也抹不開不是。
衛崢一聽孟子婉拒,朗聲大笑一番便勸慰道:“老夫子莫要介懷。將才本王聞夫子言,意欲在魯國興辦學宮,善——!”
衛崢當場便慨然許諾,將資助孟軻在魯國興辦學宮,除了一些錢財,還許諾贈以五千冊文書,這些虛禮套套還是要的。
這是實實在在的許諾,還有五千冊奇書,孟子當即便在殿內感謝了一番,氣氛也慢慢的活絡了起來。
就在這時,衛崢心中一動,殿內的衛國臣工們和諸子百家看到他離席而起,大殿之上,惟聞其言:“天下的諸子百家皆聚於此,如此盛景,怎能少的了口舌之辯?呵呵……”
此話一出,在座諸子頓時活絡了起來,大家不遠千里而來,不就是為了爭鳴論戰?這才是正菜啊!
衛崢說話之餘,殿中的歌姬舞女已經退了,而太史已經命人準備,片刻之後,便見一群力士抬著案几入殿,在諸子百家的注視下,於殿前壘築爭鳴臺。
太史頓時站在殿側翼說道:“我王誠邀天下諸子爭鳴朝歌,論戰盤龍殿!”
末了,便見殿中的諸子紛紛面朝衛崢拱手齊聲的說道:“恭請衛王開宗明義!”
“好——!”衛崢輕快的一笑,重回王座正襟危坐,面朝天下諸子拱手:“天下的諸子賢士們,想必諸位比寡人更知曉齊國稷下學宮以學風奔放,自由爭鳴而聞名天下,此次寡人親自主持百家爭鳴之論戰當以稷下同規同格,自由爭鳴,無不可論。”
有了國君的開宗明義,諸子百家計程車子也放心可以暢所欲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