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上,有一個不好的訊息。”樗裡疾一改之前的喜色,顯得猶猶豫豫的說了一句。
“說——!”秦王瞬即收斂神情,看著對方。
“臣得知訊息,數日之前衛君啟用犀首率領大軍借道宋國,以雷霆之速切斷韓魏聯軍北上母國的路線,犀首控制了召陵關隘,韓魏聯軍只好投靠於我軍。”
“這是好訊息啊。”秦王笑著說了一句,進而面帶疑惑的說:“韓魏聯軍先投靠寡人,那秦軍與韓魏聯軍便能合兵,還有犀首佔據召陵,看似切斷了韓魏之兵迴歸母國的路線及其後勤補給,但反過來想,衛國未曾制控濟南魏地,犀首的大軍亦可被魏王守國的兵馬切斷衛軍的後勤補給戰線,犀首竟是看出不來?不過如此啊,此二者皆與秦而言是大利,何來壞訊息一說?”
贏駟的分析的確沒錯,公孫衍的大軍借道宋國南下,又西進佔領了召陵,可謂孤軍深入,埋下隱患,魏王只需要派遣少量的兵馬就能滋擾衛軍的後勤戰線,一旦發生這樣的結果,犀首的前線大軍勢必軍心不穩。
樗裡疾拱手,目看疑惑的贏駟,終是說道:“王上所言不假,但若是楚國為其大軍供糧就不存在王上前言之說了。”
“楚國……?”贏駟死死的盯著樗裡疾:“把你知道的都告訴寡人!”
“諾——!”嬴疾當下一一詳稟:“據探子來報,數日之前,陳軫出使楚國悉數將韓魏所佔楚國領土寸土不要悉數歸還楚國,藉此促成兩國結盟,楚王當廷簽下盟約,更當場宣召命羋原入太行代楚國恭賀衛君稱王!”
贏駟一語不發,眼皮卻是連帶抽搐了三下,當場奮力大拍案几,“啪”的一聲巨響便是應聲而起,虎狼之君怒態盡顯,贏駟小步快走的來到了地圖跟前,凝視的望了許久,長長一嘆便忍不住的說道:“是寡人低估了犀首,原來有備而來,當是如此,犀首怎麼可能會犯如此錯誤呢?是寡人愚鈍了!”
有楚國供糧,犀首大軍便是孤軍遠離衛國地界伐戰也無糧草之憂,有楚國之糧,更無後勤隱患了,楚國剛剛與秦交惡,這個時候有一個國要與秦開戰,天下列國沒有哪國比楚更加殷切期盼和支援的了。
看著地圖一言不發的贏駟,心中忽然生起了莫名的憂慮,這憂慮讓他不由自主的回想起了數月之前駁回張儀的諫言。
而今如此,局勢正在朝著張儀昔日的擔憂所演變而去,楚國和衛國果然走到了一起。
“報——!”贏駟深思不言之際,一個斥候來報:“稟報大王,犀首率七萬衛軍西出召陵,一路追擊韓魏之軍,至應之地截擊韓魏聯軍,斬首一萬,潰逃殘兵正向我駐丹陽大軍之地轉移,韓魏請求丹陽大軍馳援。”
“退下吧!”贏駟揮了揮手,左思右想忽然一愣,看向了樗裡疾:“嬴疾,寡人問你,犀首此舉……不不不,衛侯難道看出了寡人之意圖?”
“王上的意思是……”樗裡疾有些遲疑,“王上是說衛侯想要主動與我大秦開戰?”
“不是想要,而是馬上就要開戰了,而且秦軍不得不戰!!”贏駟微微咬牙的說:“衛侯下戰書於大梁,卻不取濟南魏地,反而讓犀首的大軍從宋國借道,繞過濟南魏地轉而取召陵,為何?因為要截擊韓魏聯軍?此舉目的又是為何?那是衛侯看出了寡人和韓魏之兵的意圖,故由此舉,先滅韓魏聯軍便能阻我秦軍合三晉之兵伐衛國的合力一擊。”
贏駟橫插這雙手,來回踱步而走,沒走幾步又停了下來,繼而言:“局勢已明,衛侯知我丹陽駐軍便是攻衛之兵,是故才搶先出擊,先擊破韓魏聯軍,此舉足以證明衛侯已然揣摩出寡人心中意圖,否則犀首率領大軍孤軍深入,無此解釋,斷無理由說起。”
說著,贏駟直視著嬴疾:“衛侯是要主動與我大秦開戰啊,寡人佩服起魄力!”
“衛國有這個膽子?敢在我大秦兵鋒正盛之時與我開戰?”樗裡疾忍不住如此說道。
贏駟沒有回答,轉而問道:“相國何時能夠回咸陽?”
此時此刻,贏駟多麼希望張儀就在身邊為他分憂,若是張儀在說的話是答,而非樗裡疾的問,局勢到了這個地步,贏駟才發現秦國目下已經是騎虎難下的局面。
衛國主動想要與秦國開戰,秦國卻不得不與之應戰,其一韓魏聯軍已經發出求救信報,再者秦國已經答應了魏國獻地求兵,其二,秦國大可不戰,贏駟知道只要下來司馬錯肯定撤兵,可如此一來,勢必讓天下人以為秦國懼怕衛國,簡直豈有此理,此舉豈不為天下人恥笑。
讓贏駟心中激起焦慮的是,衛侯自信從何而來?
不知,所以心中存疑,心有疑惑便是焦慮不堪。
“王上,如何回應韓魏聯軍的求救?”樗裡疾輕聲問了一句擰著眉頭的國君,許久,贏駟終是說道:“傳令給司馬錯將軍,丹陽十萬駐軍向東北進發,整合韓魏殘兵,與衛國……一戰!!!”
“諾——!”
“慢著……!”贏駟連忙叫住樗裡疾,“嬴疾,你務必要對司馬錯將軍再三囑咐,千萬千萬……千萬不能輕敵,萬萬不能對衛軍還有公孫衍有絲毫輕敵之心,知否?”
“嬴疾明白!”
樗裡疾離去了,贏駟獨自站在地圖跟前愣神不動,心中卻在自言自語:相國啊,寡人悔恨當初為何不聽相國盟楚之策?而今變數讓寡人心中倍感驚恐,不就是送漢中一半之地與楚國……衛有如此陣仗與信心戰我大秦銳士,其必有所倚重能戰且勝我秦軍,寡人卻不知其倚重為何物……大秦的列祖列宗,一定要保佑此次秦軍大勝……
……
確說衛國、秦國之兵,犀首所率領的衛國七萬步卒戰陣一路追擊不敵而西退的韓魏聯軍,咸陽城的訊息傳至丹陽駐軍之後,司馬錯立即下令大軍拔營,十萬秦軍朝著東北方向進發。
按照兩軍的行軍速度,秦國與衛國的軍隊必然在三日之後於陽山曠野之地狹路相逢。
衛與秦之戰,必爆發於陽山之地。
朝歌。
“大軍將至,閒雜人等立刻撤出馳道,抗命不從者,先斬後奏!”只見一個單騎的衛國甲士在馳道上策馬疾飛,一路沿著馳道不斷重複同一句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