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劇辛把衛國的功勳爵制實行八爵二十一等級制度,比及其相似的秦國二十等軍功爵位還多出一級。
功勳八爵分別為:更、士、大夫、國柱、伯、卿、侯、君。
二十一等級分別為:一級少更、二級上更、三級下士、四級中士、五級上士、六級大夫、七級中大夫、八級上大夫、九級少國柱、十級上國柱、十一級大國柱、十二級關伯、十三級公伯、十四級左卿、十五級右卿、十六級上卿、十七級公卿、十八級千戶侯、十九級萬戶侯、二十級公侯,二十一級封君。
有一點很重要的是衛國的功勳爵位不能世襲。
而只要立下功勳,衛國的子民百姓都可得爵。這不僅僅是一個顯貴的名聲,每一等級的爵位都有相應的俸祿。
五級上士意味著每年都能從官府領取相當於五百石糧食的歲俸,直到死為止。
只要獲得爵位的人,必然有一筆俸祿,相當於國家養著你還要富養直到死為止,子女不能繼承爵位意味著得爵者一死便不再發俸,但子嗣能繼承父輩除卻爵位之外的其他遺產。
功勳爵制便是他們夢寐以求的富與貴。
五級上士,這得要在戰場上殺多少個人頭、耕織幾輩子才能爵至上士?鄭奎忍不住在心中不可思議的盤算,而今只需要把這個曲轅犁給如圖造出來便能爵至五級上士。
鄭奎直到領命離開衛國宮廷之後仍舊覺得是在做夢一般。
他並不知道曲轅犁的誕生對能夠推動農耕文明生產力的飆升有著多大的意義,即便是爵至九級少國柱也絲毫不為過,正因為如此即便是給鄭奎五級上士也非常誇張。要知道,能夠爵至五級上士是無數人一輩子都難以達到的成就。
鄭奎已然領命去打造麴轅犁了,衛崢也並未對此有過多的保密,確切的來說並沒有明確的要嚴守秘密,曲轅犁這種農具自然是要普及下去,所以不可能守得住秘密也無需守密。
即便是傳入他國境內也不是多大的壞事,畢竟衛崢成為了歷史上第一個要提高商人地位的國君,更兩世為人,還是懂點經濟學的,更知道打仗不僅僅是戰場上的廝殺,打經濟戰也是一種沒有硝煙的戰爭。
隨著鄭奎的離去,衛崢立刻又叫來左宮監,傳令道:“傳我口詔至右丞相,衛國的耕牛集中於兩郡各縣國府掌控,定為社稷公器,儘可能的透過商賈之手高價購置列國的耕牛,耕種期日一到擬定章法制度發放耕牛……”
“喏——!”
“慢著——!”衛崢忽然指著回頭低首的左宮監,語氣淡漠卻帶著不容置疑的氣勢,道:“任何藉此謀私忤逆者,依法論誅,不得有誤!”
“喏——!”
衛崢顯然把耕牛當作了一國戰略物資來看待,這個時代宰殺耕牛這種事情不論在哪國都是不可容忍的事情,皆因為耕牛是農耕的重要器具,而且都很奇缺。
衛崢想要快速的把衛國的“GDP生產總值”給迅速提上去,快點讓衛國富足起來,就不能讓老百姓們各自搞各自的,那樣的效率還是低下。
只要最高決策階層不出現決策性的大錯誤,方向對了集中力量才能辦大事,才能快速把大事給辦成了。
顯然,衛崢的方向是沒有錯的,目的只有一個:增強國力。
等待曲轅犁一出,把耕牛上的直轅犁全部置換,耕牛犁田的效率增增的往上走。
左宮監一字不多、一字不少的把衛崢的原話帶到了右丞相府邸,劇辛對衛崢的口諭非常重視,立刻組建了一個由官府統轄新團體,專門負責各地耕牛的事情。
另一邊也發出官府告示,不但高價收購耕牛而且還能累積功勳。
功勳爵制,這是整個衛國上下臣民最為眼熱的東西,幾乎是全民追逐的東西。衛國本就是一個多商人的諸侯國,官府的告示一貼出來,衛國的商人立刻便是蠢蠢欲動起來,不但可以大賺一筆實實在在的錢財,還能累積功勳,商人要是無動於衷那就不叫商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