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本彈劾朱松的奏章好巧不巧的就落到了解縉的手裡。
解縉看著這份彈劾朱松的奏章,心裡想著,到了現在還有這麼執拗的人也是不容易了,再想到自己和劉毅居然劃到了一起,自己沒有大學士的稱號,劉毅也沒有,劉毅沒有就沒有了,怎麼自己也沒有啊。
想到此處,解縉心裡面是越想越氣,雖說皇上修永樂大典很有可能會用到自己,可大學士之名終究是讓解縉心裡不痛快,自己心裡不痛快,那就得把氣撒出去。
想了想,解縉開始在奏章得旁邊寫上了自己的建議,他的建議是:建議允准。
半個時辰之後,幾位大人們終於是把奏章批的差不多了,小太監們收集奏章的時候,正好把彈劾朱松的那本奏章放到了上面,正好被夏元吉看到了。
“且慢。”
眾人紛紛看向夏元吉,只見夏元吉拿起那本奏章,在看著旁邊貼著的條子,上面寫著建議允准,便氣不打一處來。
這不是純純找茬呢嗎?什麼事啊?皇上都做出讓步了,韓王爺能力也不錯,大家幹活就完了,非得整出點事情來?
“這本奏章是哪位大人批覆的?”
解縉也沒想到夏元吉居然會多管閒事,當著這麼多人的面,讓自己怎麼承認啊?
夏元吉目光掃視一圈,見沒人答應,便在朗聲問道:“這本奏章是哪位大人批覆的?”
還是沒有人願意站出來,就在夏元吉準備看字跡找人的時候,朱鬆開口了。
“夏大人,無妨,朝中這麼多人總會有幾個與本王意見相左的,一起呈給皇上就是了。”
夏元吉轉過頭來看著朱松拱手道:“殿下,這本奏章萬萬不能給皇上看啊,依皇上的脾氣,只怕是這件事情不是那麼容易能過去的。”
朱松微微一笑。
“夏大人,這本奏章要是在內閣沒有上去,外人要是看到的話還以為是本王有意阻止,更何況咱們內閣不是已經給出建議了嗎?如此呈上去也就是了。”
“這個……”
夏元吉有些為難,就在這時楊士奇站了出來。
“殿下,內閣是以殿下為首輔,但是若是大家有意見不一樣的時候,也是要一起探討一下的,這本奏章依下官來看,還是不宜交上去為好。”
三楊是一條心的,楊士奇都已經給出態度了,另外二楊自然而然也是和楊士奇意見相同,不建議按照現在批覆的呈上去。
胡廣是漢王的人倒是也不錯,但是胡廣和漢王之間的關係並非是門生故吏,更不是上下級的關係,漢王不推薦胡廣,胡廣也是進入內閣的人選之一,漢王如此做無非就是做個順水人情。
胡廣不聽漢王的,但是他知道,漢王既然推薦自己,皇上也允了,那自己就不能再去和太子粘在一起了,即便是胡廣也很欣賞更為謙虛內斂的太子,但是人在朝堂,身不由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