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夏玉梅去了一趟縣城接孩子未果後,在就再沒提起這事,每天讓自己閒不下來。
不是在收黃鱔就是在家洗衣做飯搞衛生,要麼就是給紮根田地裡的孟國強送吃的送喝的。
隨著農忙的到來,村裡來送黃鱔的人就不多了,但除了本村還有好幾個鄰村的人來送黃鱔,總體上每天數量都能維持個一百來斤。
在沿河村這些日子,夏玉梅用不著做什麼重活,每天生活都是有盼頭的,心情自然好,胳膊恢復的也快。
到了農忙的時候,夏玉梅胳膊恢復的差不多,也開始下地幫孟國強的忙。
孟春桃則是省城家裡來回的跑,去省城賣黃鱔,回來的時候再帶些油渣。等農作物收割好了,就得曬穀還得給田地翻新施肥一下,孟春桃的油渣這時候就特別的好賣,畢竟能給地裡施肥還比正統的尿素肥料便宜。
要不是省城實在太遠,就憑這個油渣火爆市場,她都想每天來回跑兩趟。
雖然沒跑兩趟,但孟春桃也由一開始的三百斤油渣變成了五百斤,都堆在腳踏車上都快比她人高。
要不是已經到了腳踏車的最大承載力,孟春桃還想載更多些。
這些油渣,孟春桃不光是在本村賣,還騎車到附近村子去兜售,兜售成果是喜人的,錢包也是快樂的。
農忙時節,每家每戶都忙的團團轉,恨不得一個人掰成三個人份的去幹活,自然也都沒時間去說八卦,也沒人關注村頭西側知青所兩人的高考。
這段時間,孟春桃的黃鱔還賣進了省城的國營飯店裡,多了個供貨渠道,她每天零售的壓力驟減。
說起來,她能開啟國營飯店的供貨渠道,還得多虧這公安宣傳加強防範流氓的事情,而省城裡不少人都知道孟春桃是這事件的女主角。
也有不少人專門為這事跟孟春桃取經,她也一點沒藏私,將肚子裡的私貨毫不猶豫的貢獻出來。
說來也巧,有個專門來請教的人,家裡有個親戚就在國營飯店裡上班。
得到孟春桃無私的教學,她也發力幫忙,讓孟春桃的黃鱔賣進了國營飯店裡。
這時候大部分都是講究人情關係的,有了熟人基本上都是好辦事的,比如李言英的外甥劉善明。
要是沒有李言英這條線,她想將黃鱔賣進黃河飯店,恐怕也是得要費一頓功夫的。
能夠將黃鱔賣進國營飯店,孟春桃很高興,想要請那人吃頓飯,可卻被人婉拒。
孟春桃也不強求,回頭又買了些禮送了過去。至於在國營飯店裡的親戚,自然也逃不過孟春桃送煙的糖衣炮彈。
送東西歸送東西,孟春桃家的黃鱔品控一直是沒掉線的,自然也能得到國營飯店的驗收標準。
剩下來的事情就很自然了,過稱收錢。
到了農忙時節,孟春桃的存款也到了小兩千,具體她想要幹別的事業願望又進了一步。
這段時間,董家的人搬離了家屬院,搬到了一個又破又舊箱子裡的公租房裡。
環境嘛,自然是沒辦法跟家屬院裡想比的。
六口人擠進一個逼仄的房間裡,吳老太還躺在床上不能動,平時吃喝拉撒都得董大汗跟兩個女兒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