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寫“射鵰英雄傳”,相當於一場賭博,風險極大的一場賭博,賭贏了一舉成名,賭輸了一敗塗地。
經過了許多人的驗證,賭輸的居多,賭贏的要少得多,還不是贏得非常多的那一種,進行這種賭注,也太得不償失了。
正因為如此,二三十年來,已經沒作家願意續寫“射鵰英雄傳”了,吳奇突然宣佈要寫續集,無異於一場豪賭。
這一場豪賭,本來就夠引人注目了,又在一些別有用心之人的推波助瀾之下,幾乎鬧的人盡皆知。
到了這個地步,他真是一點退路都沒有,若續寫成功,其武俠名家的名頭算坐實了,失敗就慘了。
訊息能夠傳的這麼廣,火爆到這種程度,與吳奇的放任也有關係,在事情才剛剛鬧大之時,蕭雅音警覺到不對,提出要幫他警告一些媒體,壓下不靠譜的輿論,是他沒有答應。
於是,在萬眾矚目之下,江湖期刊的新一期發行了,一擺上書架,三天之內,狂賣八十萬冊。
“萍蹤俠影錄”是一部好書,經過四個月的積累,也算小有名氣了,對江湖期刊的銷量會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是,僅憑這一部書,是造不成這樣火爆的局面的。
唯有一頂尖武俠作家續寫“射鵰英雄傳”的噱頭,才會帶來這麼大的銷量提升,吳奇暫時沒有獲利,江湖雜誌社倒得了不少好處。
第一期江湖雜誌登載了“神鵰俠侶”的第一回,約莫兩萬字,才剛剛發行,就有了許多回饋。
之前炒的太火,眾多媒體都等著呢,書迷的好奇心也被吊到了最頂點,當書真的出來,看過之後,大家肯定都會有一個討論和評價。
第一回講的是李莫愁的愛情,許多媒體說這是亂寫,和“射鵰英雄傳”裡的劇情根本接不上,屬於強行拉上關係,結果太失敗了。
大部分媒體唱衰,卻也有一小部分比較客觀,說“神鵰俠侶”文采不錯,娓娓道來,於平淡之中見醇香,倒是與“射鵰英雄傳”的文風頗為類似。
媒體怎麼報道不論,是褒是貶暫且放在一邊,廣大讀者的看法才是最重要的,他們關係著銷量,他們才是作家的衣食父母。
廣大讀者對“神鵰俠侶”第一回的反響還不錯,認為續寫的雖非特別驚豔,但絕對在水準以上,比起他的第一本書“萍蹤俠影錄”並不差。
當下一期的江湖期刊發行,第二回寫到郭靖、黃蓉,寫到楊康的兒子楊過,故事漸入佳境,逐漸展現出了一本武俠經典的威力。
然後第三回、第四回、第五回,大幕緩緩拉開,全真派和活死人墓上場了,“神鵰俠侶”波瀾壯闊的畫卷,一點點被揭露了出來。
武俠論壇,全國最大的武俠小說迷在網上的聚集地,這裡的註冊使用者都是書迷,經常會在這裡交流,評價某一部小說。
“‘神鵰俠侶’有人看了嗎?”
“看了,寫的不錯。”
“啊,你也覺得不錯啊,我還以為只有我一個人有這種感覺呢,我覺得,這書寫的太牛.逼了,很有‘射鵰英雄傳’的味道。”
“對啊,對啊,有同感。”
“我有一種感覺,或許,一部武俠經典將要問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