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必要時候,他們會化身為魔。
有些東西,你畏懼它,你就永遠是它的奴隸。
觀察它,理解它,才能與之和平共處。
特別註解:器靈的靈,指的其實是主人的情緒。一些能蠱惑人心的邪惡兵器,也不過是主人的情緒被封裝進入了武器而已。大多數人,雖然主意識已經是大人了,可是潛意識還是小孩子。小孩子會不自覺地模仿周圍的人的行為。這就是為什麼這些兵器能讓人失去理智的原因。這些不過是很簡單的原理,為什麼許多的主人公寧願破壞兵器,也不願意去了解它,研究它呢?比起降妖除魔,瞭解妖魔的誕生不是更重要嗎?
哎!說到底,他們只是求術者,為了所謂的強大力量,永恆的生命,他們已經耗盡了全部的精力,哪會有什麼心裡卻研究事物背後的真理。
不追求力量的人,往往會得到超乎想象的力量。
看完出魔篇章,李秋葉感慨道:“真是厲害,只要境界夠高,世界上就再無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這就話。在他的眼裡,世間萬物都是精華吧。
當年的魔真夠慘的,人家一個正道的人,比你還了解什麼是魔,甚至比你更像魔!
你拿什麼跟他鬥?”
思考則“入神”,心無雜念則“出神”。
心亂則“入魔”,隨心所欲則“出魔”。
這四種力量,便是《非人經》的前四章。
依次分別是:出魔,入魔,出神,入神。
這些,普通人也可以做到。
四種力量與高低貴賤之分。
《非人經》主要教人如何快速獲得這四種力量,並且自由切換。
李秋葉坐在團蒲上,臉上交替出現四種表情:“認真”,“淡然”,“焦慮”,“暢快”。每一種表情出現時臉的顏色也隨之改變。分別對了“紅”,“藍”,“紫”,“黑”。
就像……臉譜術,或者說……那種快速換面具的臉譜術,只不過《非人經》四魔神篇章的殘缺版本。
情緒也是可以修煉的,當情緒修煉到極致時,將不再需要記憶作為載體。
此為道家的“出陽神”。
此時,出陽神出的並不是靈魂,也不是精神,而是情緒。
三者之間,在普通人眼裡非常相似。導致許多凡人將三者混為一談。
情緒:可以交流,短暫記憶,但是不可以深度思考。這也是為什麼許多萬年厲鬼的知識儲備居然不如一個二十幾歲的書生的原因。
精神:可以完成地球人的所有的思維活動,但是不可以脫離身體存在。也無法直接瀏覽資訊,必須藉助光,聲音等媒介才能瀏覽資訊。
靈魂:目前可公佈情報為——負質量,生命屬性,超資訊閱讀能力,四維時空屬性。
……
山中無歲月,一轉眼500年過去。
李秋葉依舊坐在團蒲之上,她的臉由一開始只能有一種顏色,漸漸變成了兩種,三種,最後四種顏色同時出現在臉上。
這代表了她此刻同時具備“認真”,“淡然”,“焦慮”,“暢快”四種情緒,同時修成了“出魔”,“入魔”,“出神”,“入神”四種能力。
500年過後,李秋葉的臉像是被密密麻麻的四種顏色的小方塊鋪滿了。
遠處看去,隱隱約約看到了她的畫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