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科尼島。
如果此刻有人從空中俯視的話,想必一定會為這壯觀的場景震撼吧——一眼望不到頭的人海淹沒了白色的立方體大樓前的一整條街,氣氛就好似空氣被點燃了一般火熱,讓人想起狂熱粉絲在酒店門口圍堵即將出來的明星一樣,只不過他們今天堵的目標可不是搖滾明星,而是大名鼎鼎的託尼·斯塔克......好吧,也許區別也不是很大。
放在過去,託尼·斯塔克肯定會選上他一車庫豪車裡隨便哪一輛,在人們的歡呼和閃爍的相機前隆重地亮相,但從去年之後,他已經不一樣了。
他現在更囂張了。
“天上!”
不知誰帶頭喊了一聲,所有目光和相機都轉向了藍天。蔚藍的天際之上出現了一個黑點,在眾人視野裡飛速放大,拖著絢麗的尾焰玩著特技飛旋而來。鋼鐵俠踏著火焰,靈活地做著空翻一類高難度的動作俯衝下來,狂熱的人群自覺地讓出了一片空地,鋼鐵的身軀有如火箭轟然落下,噴氣靴下迸出了一圈透明的黃塵。
人們歡呼著簇擁著鋼鐵俠的身形,他就像個大牌明星一樣嫻熟地向鏡頭揮了揮手,隨即鎧甲背後分裂了開來,一身西裝的託尼·斯塔克從鎧甲裡鑽了出來,鎧甲隨即合攏,以立正的姿勢在原地鎖定住了,像個站崗計程車兵。
託尼進入了大樓,在相關人員帶領下徑直來到了頂樓。攝像機和攝影師早已準備好了,一名穿著襯衣的中年男人和善地笑著走上了前來,和託尼握了握手。
“約翰·皮林格,斯塔克先生。”他自我介紹道。
託尼點點頭:“你好,皮林先生,我喜歡你製作的紀錄片。”
“謝謝,你人很好。”
握手後,託尼抬起手腕瞥了一眼手錶,道:“抱歉,我時間很緊,皮林格先生,所以我們不如快點開始吧......能再說一遍片子名嗎?”
“《二十世紀的幽靈》,斯塔克先生。”
“好的。”皮林格朝著攝影師打了個手勢,“那我們開拍吧......先從簡單的問題開始,斯塔克先生。把自己定義為一個軍火商,這公平嗎?”
“我不這麼認為。”託尼想了想,又補充,“好吧,我也不否認。”
“但是你設計出售武器。”
“我的確為美軍設計了不少武器。”
“我記得你的天才發明,群眾都記得......您的‘蓮蓬炸彈’,每一枚都可以發出上百個智慧的微型炸彈,對麼?”
“不錯,那是我早期的作品,被設計來炸機場和護艦隊。”
“那也許你會對這些照片感興趣。”
皮林格向前側了側身,從資料夾裡抽出一打照片沿著桌子推到了託尼面前。託尼拿起照片掃了一眼,皺了皺眉。
那是來自戰地記者的照片,畫面裡生動地繪出了戰火硝煙下無辜民眾悽慘的狀況,火焰和鮮血的交織構成了一副栩栩如生的畫卷,經由攝影師之手鮮活地展現在了他們面前,透過照片彷彿隱約都能聞到嗆人的硝煙味。
“每個小炸彈都有三條炸藥的威力,而最近一次被投放的這批炸彈可能有幾千個,其中80%都被散落在戰區各地至今沒有被回收,至少半數沒有當場引爆。”皮林格道,“它們的計時器在戰爭中損壞了,在戰場上被丟棄得到處都是,連小孩子都能隨地撿到,你知道那會有什麼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