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前說一句,簽約失敗了,估計編輯看不上咱。咱也不指望網站推薦了,各位如果覺得好看不妨推薦給您的朋友,多謝了。
小堂弟畢竟這會兒還小,即使已經在社會上瞎混了幾年,依然沒有多少城府。所有的感情都寫在了臉上。
三舅家的弟弟叫王暉,性子比較木訥,不會說一些場面上的話。不過這會兒也被弟弟王傑帶的哭了起來:“哥。”
李煜也挺感傷的,上輩子就和爺爺家的親戚走的不近。反倒是和姥爺這邊的幾個弟弟妹妹都處的不錯。
拍了拍兩個弟弟的肩膀:“行了,我都沒哭呢,堅強一點。人都沒了也就別惦記了,照顧好還在的人比什麼都強。你倆也得記住,有句話叫子欲養而親不待。以後記得多孝敬父母,別學我。”
說著這些話李煜真的是感觸頗深。不僅僅是關於自己,還有自己的這些親人長輩。說起來社會對他們這代人是不公的。
自己這兩個舅舅都沒什麼學歷,上學也沒有學到什麼知識。這無關於個人,並不是上學不努力。在那個混亂的年代老師不是老師,學生也不是學生,整個社會都是人不人鬼不鬼的。
沒有學到本領的兩個舅舅社會上當了幾年待業青年,便接了姥姥還有老爺的班,進入了當年紅紅火火的毛紡織廠。三舅甚至還混了個車間主任來噹噹,那兩年聽母親說著實風光了一把,甚至還娶了當年的廠花。
可惜好景不長,紅紅火火的毛紡織廠和隨著全國的倒閉大潮轟轟烈烈的一起完蛋了。哪怕是個小主任,您也請自謀生路。於是兩個舅舅就這麼莫名其妙的沒了飯碗。
也許現在的人們不太瞭解,不就是個倒閉失業嗎?怎麼算是莫名其妙了。您要知道當年的人可都是給國家工作的,人們很難理解好好的工作怎麼說沒就沒了呢?廠子倒不倒還不是國家一句話的事嗎?
不過再不樂意也改變不了現實。於是四舅開了個小作坊,而三舅就到處給人打零工。到後來憑藉母親的介紹下代理了一個叫“統一”品牌的飲料。
沒想到這個品牌越做越大,三舅家的日子也就跟著越過越好了。不過好是好,但是真的累人啊。常年待在陰冷的庫房裡四十多歲就患上了帕金森。三舅對李煜是真好,當親兒子一樣的對待。所以想起三舅的坎坷李煜也是倍加難受。
這一聲子欲養而親不待也未嘗不是說給三舅家的堂弟聽的。
都說悲傷的情緒是會傳染的,即使被歲月把感情砸的生硬的李煜也流下眼淚,伸手在臉上摸了一把:“行了,都不哭了。說說你們吧,最近都在忙些什麼。”
“還那樣唄,哥你也知道我也就這樣了。”王傑自己倒是無所畏:“不行過兩年我和我爸一塊兒跑車去,也就這樣了。”
李煜真想幫他一把,可惜現在自己的屁股還拿瓦蓋呢。那位問了,怎麼不把網店交給弟弟經營?這麼跟您說吧,但凡是生意最大的忌諱就是親戚朋友一起幹!
為什麼呢?要知道人心都是難以滿足的,得隴望蜀也不僅僅指司馬懿這一個人。哪怕現在李煜可以和王傑倆人平分利潤,可一年後呢?難保就會覺得你就做了點先期投入,剩下幹活的全是人家,憑什麼要平分呢?
就算王傑一家顧念親情,李煜承認也確實如此。可隨著時間流逝加入網路點卡銷售的人會越來越多,既然自己有本事弄一個賬號,別人就一樣可以。這只是時間問題。隨著參與者變多一定會造成競爭日益激烈,肯定會壓縮利潤,到時候因為理念勢必造成分歧。而分歧逐漸積攢也是會影響感親戚之間感情的。
李煜對於這份感情還是非常珍惜的,況且長久看來充值這塊兒的盈利還真不一定比前世他自己奮鬥出來的融資公司強。所以到底怎麼幫這個弟弟還得從長計議。至於勸他學好?李煜還真沒有想過。
“你的事咱們一會兒再說,暉子你呢,也該考大學了吧。”
王暉點了點頭:“我成績一般,估計也就考個大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