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一走,便有人忍不住上前來試探。
但是寧濁現在還不知道皇帝具體如何安排,哪敢輕易和這些人接觸,無能眾人如何熱情,他也只是一句,“老朽山野之人,怎敢當陛下欽重,慚愧慚愧。”
倒是曹雄早就已經得到了趙信的授意,反而在旁邊不遺餘力的吹捧。
“這位寧濁寧先生是什麼人,咱家也不清楚。
只是偶爾聽陛下感嘆說,此次次大荒之行,最大的收穫不是禹帝之寶,也不是挫敗偽齊王的陰謀詭計,而是能請動這位寧先生出山。”
這話一說,朱雀門前,一眾官員都禁不住一陣騷動,連劉穆之等人也不由暗暗驚訝。
不知這位寧先生什麼來頭。
不過,眾人要再問具體情況,曹雄就不肯多說了。
只是推說寧先生這一路奔波乏了,諸位要是想和寧先生切磋學問,也須得讓寧先生休息兩天才說。
眾人聽他這麼說,自然也不好糾纏。
但是心中卻都禁不住更加狐疑起來。
等曹雄拉走寧濁之後,眾人忍不住議論起來。
“這位寧先生什麼來頭,居然當得天子如此盛讚?”
“王公,你見聞廣博,交遊遍天下,不知可曾聽說過幷州之地有什麼姓寧的大儒?”
“幷州有什麼大儒,別說姓寧,姓什麼的也沒聽說過……”
被稱作王公的大臣不屑的道。
顯然對於這位寧先生十分存疑。
其他人也都禁不住暗自點頭,同樣也都心中暗暗狐疑。
要是這位寧先生來自別的地方還好說,幷州之地,那基本上和幽州,燕州這種邊境州郡差不多,甚至還不如。
這種邊境之地,好歹還有軍事貴族。
幷州之地連豪門都稀缺,更不曾有世家插足,在他們看來那幾乎就和文脈荒原差不多。
那種地方怎麼會有什麼大儒呢?
但也有人不太確定的道:“這倒也不一定,山野之中或有遺賢。”
很快,關於寧濁身份的猜測便和皇帝歸京的訊息一起傳遍了京城。
於是京城上下便又多了一個新話題。
而且一轉眼就是兩天過去了,皇帝回京已經兩天了,但是這種議論不但沒有消失,反而愈發塵囂直上。
有人說皇帝從幷州帶回來一位老神仙,能掐會算,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載。
有人則說皇帝被人矇騙了,那個什麼寧先生就是一個招搖撞騙的騙子。
這兩種傳聞前者一般都是在普通百姓中流傳,後者則多在清流士人中傳播。
而對此,皇帝卻沒有絲毫回應。
反而從宮中傳出訊息,皇帝回京當晚僅僅只是和皇后以及明妃等後宮妃嬪們見了一面之後,就進了南書房閉關了。
之後兩天了,卻沒有任何訊息傳出來。
慢慢的連京中的世家豪門也不由狐疑起來。
“韓先生,你說皇帝這是打算做什麼,是真的被矇騙了,還是有什麼目的?
而且回京兩天了,居然沒有絲毫動作,這種時候閉關……”
南宮家,南宮裳忍不住一聲冷笑。
聽到這個訊息之後,他也同樣心生狐疑。
而且比別人,他無疑更加著急。
他這邊還籌備著,等皇帝著手賑災,或者做其他動作,他好從中作梗,挑撥讓皇帝和其他世家豪門斗起來。
然後他好漁利一波,並且藉機說服南宮家的族老們,同意之前韓卓武給他定下的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