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這麼一個流民區的食鋪居然還有匾額,還用皇家二字,昏君果然是昏君,真是荒唐!”
與李寬臣和路三這樣的流民不同,秦京中的大多數人對於翠屏山發生的事其實沒有那麼瞭解。
他們最直觀的感受最多就是這幾日,溜進城內乞討的流民變少了。
而住在城外的人的感受要更直接一點,但也只是覺得小偷小摸沒那麼猖獗了。
至於流民到底怎麼樣了,其實沒有太多的人關心。
雖然京城到翠屏山只有相隔不到數十里地,騎馬的話,兩個時辰就到了。
但是這數十里的距離卻好像完全是兩個世界一樣。
此時此刻,京城中談論的依然還是方氏的事,除此之外還有一件事也引起了京城百姓的關注。
據說皇帝從幷州請回來一位大儒,也有人說是騙子,因為這位姓寧的大儒,在此之前根本毫無名氣。
就好像突然一下蹦出來的樣子。
而且幷州那種貧瘠之地,窮鄉僻壤,能有什麼大儒。
不過不管是大儒還是騙子,但有一點,那就是天子似乎特別推崇這位寧先生。
其實天子也沒有在任何公開場合表示過這種推崇,但是不知道就是從哪裡傳出了許多資訊說,天子特別推崇這位大儒。
甚至還有說天子要聘其為帝師。
這樣的事,對於京城的百姓來說,自然比談論流民更有意思。
而且這兩日又有訊息傳出,這位姓寧的大儒居然要在京城開壇講學。
而且第一場就選在了太學。
京城上下,不管是那些世家子,還是富家翁,又或者是清流貴胄,甚至販夫走卒一下子都轟動了。
有人對此十分不屑。
甚至聽說有太學生揚言要給這個騙子一個教訓,揭穿他的真面目,居然連天子都敢騙,好大的膽子!
不過這樣的話在一般百姓聽來,這好像是在維護天子的尊嚴。
但在世家子們聽來,卻立刻心領神會,這無疑是在說天子無知,不然怎麼會被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假儒所騙呢?
這也是因為之前方氏的事,世家豪門吃了個悶虧,所以這個時候寧濁作為天子帶回來的人,居然不知死活的要在京城開壇講學。
還要給他們太學生講學。
世家豪門自然不可能會放過這個機會,哪怕不能給天子實質上的打擊,能打擊一下他的威望也是好的。
但是南宮裳卻和那些人有些不同。
相比於寧濁,他更加在意翠屏山這邊發生了什麼。
因為用流民的事做導火線,藉以挑動世家豪門和朝廷的爭鬥,這本來就是他之前和韓卓武所制定的策略。
兩人都一至認為,只要這一次世家豪門不再像以往那樣收攏人口,那麼等到大量的流民匯聚京城。
朝廷肯定會扛不住,到時候肯定會朝世家豪門伸手。
而世家豪門是什麼特性,沒有人比本來就身為世家子的南宮裳更清楚了。
貪婪、吝嗇,同時還有些自矜自傲。
這就是世家豪門的最大特點。
在沒有見到足夠的利益之前,他們會輕易解囊嗎?
想都不要想。
就算在見了利益之後,他們很大的可能也是把利益吃了,然後再轉回頭把這些流民的勞力也洗刷乾淨生吞活剝了。
但是皇帝這邊好不容易才幹掉了外戚,他可能會甘心就這樣又再次把權力和利益拱手讓給世家豪門嗎?
也同樣不可能。
所以兩人都料定,皇帝在逼急了之後,必然會做出瘋狂的舉動。
果然,皇帝的出手比他預料的還要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