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永遠是訊息傳播最快的地方,這一點在大秦也不例外。
方氏前腳被錦衣衛押進詔獄,後腳京城各家都已經知道了。
一眾世家豪門第一反應就是:
“什麼,崔氏餘孽,亂黨,這不可能!”
“睿公乃是當時大儒,方氏乃是京中豪門怎麼可能和崔氏外戚之流勾結?”
“這肯定是皇帝的報復!”
“哼,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老夫要為睿公鳴冤!”
甚至有人公然表示,要上表諫言。
“睿公雖然於日前在皇帝鑾駕入京時有所冒犯,但是身為天子不該如此心胸狹隘,動輒羅織罪名構陷賢達,這非是明君所為!”
不過更多的人是措手不及,甚至有些惶恐。
因為皇帝在拿下方家之後不久,又下一道詔書,卻是斥責廷尉對崔氏餘黨清查不嚴,旨意之中明確表示崔氏漏網餘黨不止方氏一門。
這旨意一下,那些說要上書給方睿堯鳴不平的人全都不做聲了。
因為皇帝這意思已經很明白了,斥責廷尉是假的,真正的用意無疑就是告訴那些想要跳的人。
跳,儘管跳!
誰特麼跳,誰就是同黨!
於是一秒之前還滿臉正氣,慷慨激昂的清流儒生,京城名宿。
下一秒全都睡著了。
因為他們心裡很清楚,崔氏這件事,要說勾結。
崔氏在京城這麼些年,誰敢說一點勾連都沒有。
就像方氏一樣。
你說你不相信方氏和崔岑勾結。
那麼好,你給我說清楚,那翠屏山之前是不是方氏的產業?
崔岑一夥是不是在翠屏山蓄養了私兵?
就此一點,不說勾結了。
最起碼一個隱瞞不報是跑不掉的。
你要硬說方氏什麼都不知道,只怕很多人自己都不信。
不過話又說回來。
當時的崔家一手遮天,方氏就算知道了,要跑去舉報,跟誰舉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