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到這個世界這麼長時間,趙信還是第一次感覺事情不在自己的計劃中。
以前哪怕是被崔岑、太后、王瑾等人四面包圍,困在皇宮中絲毫無法伸展。
但是事情的進展卻一直都在他的計劃和預估之中,沒有產生太大的偏差。
但這一次事情的發展卻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之外。
這讓他不由得對那位齊王世子重視起來。
同時也在心裡暗暗檢討自己,最終不得不承認,自己這一次確實有點飄了,冒失了,大意了,輕敵了。
以至於他到現在居然都沒有對那位齊王世子做一個較為系統的瞭解。
“不應該,太不應該了!”
趙信心中默默做著自我批評,但面上卻依然一副智珠在握的樣子。
哪怕面前的這些兵丁,讓人很難有什麼信心,他卻依然神色不改。
決心更沒有絲毫動搖。
這並不是說他對目前的情況有多麼大的信心,有什麼必勝的把握。
恰恰相反,他此時也和其他人一樣,對這些兵丁的表現暗暗皺眉。
對接下來可能會到來的慘烈戰鬥也一樣沒什麼把握,甚至還不如南珞瓔那麼有信心。
但是作為一名領導者,在危機的時候,在所有人都沒有主意,或者主意不統一的時候,就必須要拿出一個決定。
然後就要堅定不移。
哪怕這個決策可能是錯誤的,也必須要堅持。
這是他前世的時候從自己一位老闆身上得到的經驗。
雖然那位老闆是一個反面教材。
當時他所在的那家公司,是一家期貨投資公司,當時他們的公司剛剛投入了一大筆國際原油期貨。
這個時候原本一路向好的國際原油價格,突然遭遇了史無前例的劇烈波動,短短不到兩天,公司的先期投入,還有代理資金,蒸發了將近百分之七十。
這個時候,公司內部慌成了一團,也吵成了一團。
有人主張移倉,有人主張觀望,有人主張平倉,還有人以為這已經是見底了,應該抄底。
而他當時的那位老闆,說起來也是一位商界風雲人物,平時就以乾綱獨斷而被下屬詬病,但自己卻深以為傲。
可是在這種時候,這平時乾綱獨斷的老闆耳根子卻忽然變軟了,變得特別能夠聽取別人意見了。
這個人跟他說抄底,他覺得有道理,那個人跟他說肯定還會跌,他也覺得有道理。
一會一個主意,剛剛下一個命令,還沒等下面人實施,他卻又因為一個小道訊息,或者一個朋友的意見改了主意。
以至於公司上下都變得一片懵逼,然後陷入更激烈的爭吵,結果直到市場交易關閉都沒做出任何行之有效的反應。
然後幾年之後,當趙信再次遇到那位老闆的時候,他已經成了一個酒鬼,兩人喝酒的時候,對方不停的給他抱怨,說他當時已經做什麼什麼決定。
但是某某人一直跟他說什麼什麼,把他給害慘了云云。
那個時候,趙信就總結出了這條經驗。
作為領導者,平時必須要兼聽則明,決不能外行指揮內行。
但是在危機時刻,卻必須要敢於一條道走到黑,這樣至少失敗之後也能保持一點風度,不至於讓人覺得真是可悲。
而且有時候一條道走到黑,哪怕是錯的道路,堅持一下,也未必沒有走通的可能。
所以,哪怕他看到這些兵卒的狀態讓人絲毫不敢放心,他所想的也不是改變主意,而是有什麼辦法能儘可能的提升士氣。
想來想去,其實也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重賞。
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當其他什麼忠君愛國都不太可能會有用的時候,重賞便是唯一一個辦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