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寺丞正心中驚疑,卻聽趙信再次緩緩的道:“不過,既然這位崔相爺不肯好好等死,那朕就順便成全了他。
說起來,咱們也確實該放開手乾點大事了。”
而皇帝身邊的劉穆之等人居然還笑,好像一點都不懷疑皇帝的話。
那位劉穆之先生也只是隨口問道:“看來陛下已然有了針對世家的方略了?”
皇帝拿起裝碎紅薯的木盆,將其中還剩下的一點殘餘,全都傾倒在磨眼之中。
片刻之後,這些碎紅薯也都變成了混合著蓉狀物的白漿一起流入石磨下的大木盆中。
趙信沒有回答劉穆之的問題,卻指揮宮人拿來洗乾淨的粗製紗布,並命人搭了一個木架,和一個十字狀橫架。
然後又命人用鐵索吊住十字狀橫架忠心位置的鐵釦,直接吊在木架的橫樑上。
之後將寬大紗布的四角栓在十字桁架的四角。
至此眾人已經明白皇帝要幹什麼了,一起動手將木盆中的白漿連同蓉狀物一起倒入紗布做成的兜中。
並且在下方也放了一個木盆。
之後皇帝命人把住十字桁架的四角,晃動紗布布兜。
下一刻,布兜中的白漿立刻花花的淌了出來。
眾人見此都不由自主的露出一陣喜悅之色,隱約知道終於出成果了。
寺丞甚至還自作聰明的問道:“陛下,接下來是不是要用大鍋將之煮沸?”
“煮沸什麼,這又不是做豆漿!”
趙信白了他一眼,“不懂就不要裝懂。”
“嘿嘿……”
寺丞訕訕的一陣嘿笑,也不在意,被皇帝罵能有什麼可在意的。
他更在意的是,皇帝怎麼會懂得這些?
還有豆漿又是什麼?
對了,好像聽說南方有人用大豆磨碎後做成餅,叫什麼豆腐,據說味道又腥又粗,別豆飯還難吃,只有賤民才會食用。
陛下說的難道就是那個?不會,皇帝怎麼會知道那種賤民之食呢?
寺丞下意識的否定了這個想法,卻不知道自己一不小心就錯過了一個改進豆腐工藝發展程序的機會。
反而十分用心的記住了皇帝正在做的每一個步驟,覺得自己掌握了一項先進的技術。
如果運用的好的話,說不定能有很大的好處。
所以笑過之後,便瞪大眼睛,看得很用心。
同樣仔細記住每一個細節的當然還有李雲清。
甚至仔細蹲下來觀察著盆中的白漿,以及布兜中剩下殘渣。
趙信不理會寺丞,卻對李雲清解釋道:“這是紅薯中的澱粉,稍微沉澱曬乾之後就可以變成質地細膩的細粉。
成此粉後,紅薯的所有弊病都可以克服了,而且食法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