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煞此人一輩子都沒幹過什麼虧心事,這棵龍血寶樹是從巴室國彭山禁地挖來的,是他師尊年輕的時候乾的,而且孟盈丘和赤望丘也幹了。他向這名晚輩弟子解釋當年往事,臉上也感覺有點掛不住。還好少務的應對十分得體,沒有讓師尊尷尬。
……
在少務見到劍煞後的第二天,武夫丘宗門祖師殿中又舉行了一場拜師儀式,宗主劍煞先生同時收小路、小俊、汪汪為親傳弟子。諸尊長以及主峰上正傳弟子皆到場觀禮,有不少人還是第一次見到這位威名遠揚、鋒芒奪目的宗主本人。
大家看見汪汪那條狗竟然也能成為宗主的親傳弟子,既羨慕有感嘆,簡直是什麼感覺都有。而小天雖然是一條狗,但除了暫時還不會說話之外,各種禮數都懂,行禮叩拜都做得像模像樣。
三名弟子先拜了歷代祖師,又向劍煞先生當眾行師禮、接受同門恭賀,最後又聆聽師尊教誨。
劍煞命司儀弟子取出一個托盤遞到少務面前,托盤上是一柄黑黝黝的小劍。此物只比冷杉劍葉稍大,還不到二寸長,似是武夫石所制,色澤卻濃郁無比。這位尊長說道:“當年武夫祖師的佩劍,歸隱後曾命人送往國都,成為傳國之重器,如今就在巴室國中。
你若繼位為新君,那神劍就將由你執掌,為師倒不必再賜什麼法器了。這裡有一枚劍符,是本門創派祖師武夫大將軍當年親手所制。為師與諸長老商量,賜你一支在下山後防身。”
眾弟子皆露出驚歎之色,武夫大將軍五百年前親手煉製的劍符啊,整座武夫丘上如今恐怕也沒留下幾支吧,竟賜了一支給少務防身。但是轉念一想,以少務的身份,劍煞恐怕也沒什麼別的東西能拿得出手。
而且少務若遇到了什麼兇險,來者也不會是普通的高人,一般的劍符恐怕不好用,而這枚劍符,相當於武夫大將軍本人施展神劍一擊之威。
待少務收起劍符,劍煞又對寶玉道:“小路,這裡也有一枚劍符賜予你,是我親手所煉製,關鍵時刻或可助你一臂之力。另有一物業賜予你隨身攜帶,便是我本人的信物,說不定會對你有用。”
寶玉身上已有星煞的信物,如今又多了一枚劍煞的信物。此信物是一柄可藏在袖中的三寸鐵劍,也是一件法器,另有神通妙用,但在寶玉修為突破六境之前尚參透不了,暫時只能當信物用。他稱謝接過時,元神中又印入劍煞先生的神念,另有一番叮囑。
劍煞的信物與星煞的信物不同,巴原上的普通人很少見過,在不認識它的人的面前亮出來當然沒什麼用。但那些已出師離山的武夫丘弟子都是認識的,而巴原上各派修煉宗門尊長也是認識的,寶玉在這些人面前拿出來,則可表明劍煞親傳弟子的身份。
所以這件信物也是對寶玉的一種保護,劍煞本人的親傳弟子本就不多,能持有這種信物的更是沒幾個,比如少務和汪汪就沒有。見此信物如見劍煞本人,那麼誰也不會輕易去得罪寶玉,招惹寶玉不就意味著招惹劍煞嗎?
但能保命的東西有時或許也能害命,因為信物畢竟不是劍煞本人。假如有人在不知情時已經與寶玉有大沖突,寶玉再將這個信物亮出來,說不定對方會乾脆打算殺人滅口,防止訊息外洩、劍煞找上門來。或者有人就是圖謀這件信物,想從寶玉手中奪去,冒用這個身份去達到自己的某些目的。
所以劍煞提醒寶玉,出示這件信物的時候一定要看清形勢,不要以為自己是劍煞的親傳弟子就可滿不在乎,在有些場合下反而更危險。至於劍煞親手煉製的劍符,與武夫丘大將軍傳下的那枚劍符樣子差不多,只是色澤不是黝黑而呈黛青。
小天的修為尚未突破四境,所以這場拜師儀式上便未賜予它什麼法器,等將來有機會再說吧。劍煞又給每位親傳弟子留下一道神念心印,包含自己層層境界修煉的感悟,還有所擅長的神通秘法。
心印剛剛印入元神,寶玉又聽見劍煞暗中說道:“孩子,收下你這名弟子,也讓為師覺得是揀便宜啊。武夫丘上的御劍、煉劍、劍陣、劍符之術,沒人教過你,你卻已經掌握,為師也只能傳你一些修煉中的的感悟與體會了。
你和汪汪在南荒中遇到我,回到山中便嘗試為師年輕時自悟的砍柴功與咳嗽功,那其實就是武丁功的發勁技巧與御劍中的無形劍氣,難為你們一人一狗練得像模像樣。我年輕時受過師尊一次罰,就在受罰期間還自創了一門功夫,叫做磨刀功。
為師也沒什麼別的秘法好教你的,但是此刻不傳你獨門絕技,又不好意思白白讓你叫我師尊。所以再將這門磨刀功也傳給你,你沒事的時候就當練著玩吧,可別嫌棄為師的家底太寒酸!”
劍煞不讓山中四位長老打寶玉的主意,他收了這名親傳弟子,但武夫丘上秘法傳承,好像寶玉已經沒什麼不會的。劍煞本人的手段當然要比寶玉高明得多,但這只是修為境界的差別,若是指點這位五境弟子習練什麼神通秘法,他好像也教不出什麼別的花樣了。
也真難為這位宗主摸兜翻箱掏家底,總算還有年輕時自創的一門磨刀功,以神念傳給了寶玉。這門“秘法”並不複雜,在元神中眨眼間就能解讀清楚,是講煉器的,施展它也用不著太高的修為,三境即可。
劍煞所謂的“獨門絕技”磨刀功,具體的說,就是如何將武夫石殼以法力反覆祭煉,最終煉化成一種堅韌無比的寶器。並非是煉製法器就是製作寶器,而且這寶器沒什麼別的妙用威力,就是特別地鋒利耐磨。
劍煞年輕時也不知調皮犯了什麼錯,師尊罰他用武夫石殼煉製一百把砍柴的斧子,就是下山賣給普通人用的。但師尊要求每一柄斧頭都要極為耐用,砍木頭自不必說了,就連砍石頭都不許崩缺口!
這其實就是反覆凝鍊武夫石殼,使其物性堅韌至極,最終卻讓劍煞琢磨出一門所謂的絕技來,如今傳給了寶玉,也算是意思一番。
但寶玉得到這門“絕技”傳承之所以會愣,不是因為它算不上什麼了不得的神通,而是五百年前肯定有人也練過、並以之打造器物。路村中有一柄開山斧,是路村人的祖先路武丁當年帶回蠻荒的,寶玉曾用那柄斧子劈削山崖、鑿出了百丈山路,那件寶器斧頭就是用類似的手法打造的,只是其材質並非武夫石殼。
看來天下各類所謂的神通秘法,皆與一條本源大道諳合,而人們所能看到的不是大道本身,而是平常時萬事萬物的演變、修煉中層層境界的演化。五百年前與五百年後,都有人領悟與掌握了同樣的打造寶器之法,先是因為這種方法本已存在。
拜師、賜器等儀式結束之後,少務塵世提出了出師離山的請求。這種事情在武夫丘上也是第一次生,他這才剛剛拜師呢,轉眼就要出師離山了?
武夫丘並不禁止弟子離山,眾人上山只是拜師學藝的,並非為奴為僕,修行宗門是一種傳承關係而非人身依附關係。弟子在山中學藝就要求守武夫丘的規矩,想離山也可隨時離開。擁有武夫丘弟子的身份,在山外也需守護武夫丘的門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