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得趙王的信任,並在皇位爭奪戰中拔得頭籌。
距離春祭大典還有一段時日,為了拉近與趙王的關係,趙寒開始關注趙王的興趣和愛好,他得知趙王熱愛詩詞,便苦心研讀,直至深夜。
同時,他開始模仿趙王的筆跡,希望透過此法能與趙王在精神上產生共鳴。
此外,趙寒在朝堂上積極發表與趙王相左的意見,雖然這讓他在短期內受到了一些責難,但長期看來,卻贏得了趙王的尊重。趙王認為他是一個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而這種特質在權力的遊戲中是至關重要的。
趙寒並沒有忽視與趙王的子女之間的關係。
他主動邀請他們參加自己的詩會,展示自己的才華和熱情,特別注意與趙王的嫡子趙恆保持緊密的聯絡,因為趙恆在皇子中擁有最大的聲望,也最有可能成為未來的儲君。
與此同時,趙寒在朝廷中逐漸建立了自己的勢力。
他慎重地選擇那些忠誠且有能力的人成為他的羽翼,他們在朝廷中各有職位,形成了一個強大的網路,互相支援,共同推動趙寒的權力之路。
不過,趙寒並沒有忽視趙恆這個潛在的威脅。
他透過密探得知,趙恆正在暗中蓄積自己的力量,準備對儲君之位發起挑戰,對此,趙寒決定先發制人。
這些,都是趙寒心裡所想的。
可是,他心裡也很清楚,自己想要得到儲君之位,最大的敵人就是趙恆,只要將趙恆壓下去,就可以順利地的都儲君之位。
趙王也斷然不會出於私心,將儲君之位在違背原則,在不公平的情況下給了趙恆。
現在,趙寒與趙王的關係還是很冰冷的,趙王也是有意要拉近父子之間的關係,趙寒自然是願意向著趙王走近一步的。
要不然,趙王是斷然不會邀請趙寒參加春祭大典的。
畢竟,以前的春祭大典,趙寒就從來沒有參與過,趙王也從來沒有邀請過趙寒。
這就意味著,這將成為這段關係破冰的開始。
但是,趙寒心裡也是別用心,那就是儲君之位,要不然他斷然也不會那麼容易就答應了趙王的邀請參加春祭大典,畢竟,當年趙王狠心將他像是廢物一樣丟在了秦國,對於趙寒的生死不管不顧,這些,趙寒心裡又怎麼會那麼容易就原諒趙王?
並且。
自從趙寒進入秦國,其母后在皇宮中就徹底成為了一個獨木難支的人,受盡欺辱,並且還被排擠到了隕妃府。
那可是隕妃府啊!
一個無比荒涼,在宮裡還是一個人口皆傳鬧鬼的地方,竟然讓一國之後在隕妃府住了三年有餘。
這些,趙寒又怎麼會輕易地原諒趙王?
所以,趙寒心中的計劃遠不止如此。
他不僅僅想要奪得儲君之位,更想要讓趙王痛苦後悔!
他等待的,是一個可以讓他徹底顛覆趙王權力的機會,而這個機會,他相信或許就隱藏在春祭大典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