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時間只有一天,所以送考的人都沒有走,在外面等著,有一搭沒一搭地閒聊。
兩個時辰過去了,宗舒心中隱隱不安起來。
宗舒記得歷史上的這次掄才大典,正是徽宗出的考題。
徽宗出題的時候,根本不按套路。
如果是指定考官出題,一般都是根據當前的熱點問題,結合經義,考察舉子的綜合素質。
徽宗倒是結合了《易經》,卻沒有結合熱點問題,出的是“易數”。
1120年,徽宗出的這個殿試題目一提出來就遭到了大臣們的反對。
大臣說:現在南方有方臘造反,北方又有金人騷擾,總不能派幾個道士去平定叛亂吧,這個時候考題得出一些實用的。
宋徽宗當時妥協了。但他一直憋了一口氣,曾對身邊的太監說,找機會一定要出這個題,誰反對就打誰的板子。
終於,三年之後,宋徽宗把他的“易數”作為考題拿到了考場上。
所以,宗舒就以“易數”為題,與蘇易共同寫了一篇文章,而後拿給珠珠,讓珠珠正其以雅言。
既然是考試,那就得從文才上討好閱卷人。
按照正常的速度,兩個時辰,不用構思,提筆就寫,足夠蘇易抄完整篇文章。
宗舒焦急地走來走去,特麼的,歷史不會是起變化了吧?
徽宗難道是出了別的題目?
如果是這樣,就慘了!
就憑蘇易的水平,肯定是排名老末了。
“蘇易,怎麼還不出來,真急死我了!”宗舒邊轉圈邊嘟嘟囔囔。
周圍的人聽到宗舒的話,都感到除了蘇孟復,這又瘋了一個!
像這種決定人生命運的大考,舉子的水平再高,也不敢有絲毫大意。
先是構思,而後在草紙上擬文,等到滿意之後,才往正式的紙上謄寫。
寫完了之後,只要還有時間,都得看一遍又一遍,有的還會在字上勾勾描描,讓字變得更好看。
宗舒,居然嫌他的弟子出來得慢!
兩個時辰?恐怕好多人還在腦子裡構思,連草稿都沒有開始打。
這時,考場封閉的門開了。
蘇易出來了!
圍觀的人們都站了起來。
蘇易的表情看起來非常奇怪,顯得激動,眼裡淚花花的。
宗義看到蘇易的樣子,心忽地沉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