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宗舒的手勢,李少言一馬當先,從村裡衝上了村外的官道。
官道是官府修築的,條件好的地方甚至用上了石料,大多數時候都是墊起土,高於周邊的田野。
就算是下雨,也不至積水。有的官道還進行了夯築和加固。
吳玠看到李少言衝上了官道,心想這才是最正確的選擇,因為官道跑得快。
現在就盼著遼軍不要再盯著這幾十個人,趕快返回大營,畢竟主將受傷嚴重。
還有,雄州城內有那麼多的部隊,此時如果衝出來,遼軍必定大敗。
遼軍難道想不到這一點?也許,追出來的這部分遼軍清醒下來,就應該馬上與大營合兵一處。
吳玠心想,雄州城內的童貫應該認識到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遼軍主將受傷,生死未卜,遼營亂作一團,此時就應該開啟城門,趁著夜色,直衝遼營。
管不了童貫和趙構了,先逃走再說。
吳玠和种師道緊緊跟著李少言上了官道。
种師道和吳玠並排而行,邊跑邊問吳玠這群人到底是誰。
吳玠說這就是東宮派來的人,是太子殿下的侍講宗舒。
看种師道不解,吳玠說宗舒去營帳之時用的是化名。
宗舒?种師道好像聽說過,對了,就是那個扎瞎金國小王子的那個,還會不少的道術。
最讓种師道印象深刻的是,宗舒發明一種叫碘伏的藥水,對治療各種傷口有奇效。
只是讓人氣憤的是,童貫將碘伏的藥水配給他其他部隊,說是後續的還在路上,到時再配發給種家軍。
宗舒在朝堂上公開反對伐遼,這在軍隊當中也引起了相當大的轟動。
种師道也是反對伐遼的,他認為金人是狼子野心,絕對是在利用大宋。
當前必須要聯合遼國、制衡金人,這和宗舒的策略基本一致。
但宗舒在朝堂上宣稱,北伐遼國必然失敗,並且建議朝廷不要派出种師道。
這話早就傳到了种師道的耳朵裡,种師道根本不以為然,黃口小兒,胡言亂語,他難道還要跟這廝辯論一番麼?
直到今天,宗舒還跑到他的大營,還說種家軍過河必敗,讓他提前演練“大陣”。
但後來的結果證明,宗舒說得完全正確。
楊可世過河,一下損失了他大半的騎兵。
晚上他一邊敲鑼打鼓、迷惑遼軍,一方面緊急排練“大陣”。
第二天,他沒有采用宗舒的建議。
讓糧草輜重車先行撤入雄州,种師道帶著精銳部隊斷後。
這樣的安排本沒有錯,但錯就錯在,种師道低估了童貫、趙構的無恥和河朔宋軍的無能。
河朔宋軍與遼軍一觸即潰,撤向雄州的時候比誰都跑得快,居然與种師道的糧草兵發生衝突,最後把所有的糧草輜重全部掀到河裡。
也就是說,种師道拼死力保的糧食,就這麼被廢了。
早知如此,還不如把糧草輜重車擺到大營,一把火燒了,也能擋一擋遼人的騎兵。
這一切,都被宗舒提前料中了。
而昨天,种師道根本不相信他的種家軍幹不過遼軍,更不要說拿糧草來阻擋遼軍。
事實把种師道的臉打得啪啪的。他的種家軍面對遼軍的衝擊,基本沒什麼還手之力。
在為全軍殿後的過程中,种師道僅剩的兩千騎兵,在遼軍三萬鐵騎面前,根本不是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