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統五年的中秋終究還是來臨了。
無論是當今的大靖王朝,還是前朝,中秋佳節都是僅次於春節的重大節日。大到皇帝臣子舉國歡慶,小到路邊閒散乞丐都會成群的聚在一起飲酒聚餐,望月思鄉。
九龍鎮雖是小小城鎮,但離蘇城也不遠,平日裡就是個熱鬧的地方,如今中秋佳節到來,更是熱鬧非凡。
街道兩盤的樹枝上掛滿了花燈,幽藍碧湖裡也飄蕩著一個個由心靈手巧的製作者們做出的花燈小船,成群結隊的漂浮在水面上,煞是好看。引得許許多多上街湊熱鬧的人們在岸邊說說笑笑,指指點點。
像趙家這些鎮上的大戶大族,白天在府門前為窮人施粥,晚上在街道上為窮人們施那小小的月餅。倒也做到了大族的風範。
太平盛世總是好的,再窮的人也很難餓死,再窮的地方也能保證自家的安全。
至少在這中秋佳節之日,人們不會再去為生計發愁,而是能騰出心思思念家鄉,懷念那些已逝去的親人。
所以秦嶺一家儘管貧困,不富裕,但看著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圍成一桌坐在一起,她便就覺得很幸福了。
只不過和其它的小家庭比起來有些不同的是,秦嶺一家人只是初時歡愉了一小會,隨後每個人的臉上都像是蒙上了一抹陰霾,彷彿在擔憂著什麼。
尤其是秦嶺和楊凡,不時的偷偷朝楊葉望去,眼色複雜。
秦嶺夾了一根雞腿,放進楊凡碗裡,道:“小凡,這段時間你修煉挺辛苦的,又進入了塑體第二重,多吃點肉。”
楊凡夾著雞腿,自己沒吃,而是送到楊葉碗裡,道:“葉子吃,她最喜歡吃雞腿了。”
秦嶺在菜碗裡搗騰,微笑道:“你吃你的,雞腿有一對,妹妹能吃著。”
“喔,對,我怎麼忘了雞有兩個腿……”楊凡明顯有些魂不守舍。
時間就在這種怪異的氣氛中流逝。
吃完飯,一家人並沒有上街看熱鬧,感受街上過節的氣氛,而是一人搬了一把椅子,坐在院子裡賞月。
茶几上,一碟瓜子,一碟水果,簡簡單單。
只不過彼此談話的語氣,談話的內容,都挺生硬,極不自然。
時間就在這種生硬的氣氛中流逝……
“呀!”
終於,一聲嬌嫩的驚呼打破了這種氣氛,那是楊葉發出的聲音。
秦嶺,楊凡和楊樹幾乎是同時站起來,用擔憂的目光看著楊葉。看著她從椅子上跌倒,然後趴在地上痛苦的叫喊。
秦嶺垂下頭,嘆道:“唉,還是來了……”
楊凡也嘆道:“葉子又要受苦了。”
楊樹默不出聲,只是木訥的望著,但他眼中流露出的傷感,卻是比任何人都要難受。
楊凡朝楊樹望了一眼,心裡極不是滋味。因為他知道,身體痛的是楊葉,心痛的卻是楊樹。對於楊葉出現的異樣,一家人都有所準備,是因為去年中秋月圓之夜,也發生過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