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回到暮春十八清晨時分,也就是蘇詞被抓上太初宗的時候。
今日白河有雨。
淅淅瀝瀝的雨水沖刷著白河鎮上每一條街落,這座小鎮依白河兩岸而建,故得此名,
它位於王國東陲,鄰神州第一大河黃河,近幾年逐漸聲名鵲起的語淵學院便在此間。
位於東直大街的語淵學院因為一些原因此時還未開學,院門前頗有些清冷,作為院長的顧汾眼睛卻很明亮,
這場雨雖不大,卻沖刷去了屋頂上積攢了三天的灰塵。
可他明亮的眸子中依然藏著幾分鬱色,再次看向手中的信箋,這是極好的梅花箋,世人皆知,他所用的信箋都是梅花箋。
箋上唯有一行小字:“犬子三天前離家,他若尋先生,萬望先生告知,去他母親憂心之慮。”
這是蘇詞父親給他的信,前日他就已經收到了。
此時街上一個書童舉著傘,快步踏過積水,來到顧汾面前,他抖了抖身上的雨水,行禮說道:“先生,都找遍了還是沒有蘇師兄的訊息。”
顧汾收起信箋,朝著書童溫和一笑,問道:“城外呢?”
書童道:“城外也沒有,陽師兄他們還在找。”
顧汾望著前方的雨簾,遠方半山間氳氤的霧氣,清雅的眉宇間閃過一絲擔憂。
今天是段名從旯木軲族山寨回來的第二天了,據段名等人所說,旯木軲族族長最後引動了古寨法陣,整座古寨被大火焚燒成了灰燼。
在尋找過程中,他們沒有找到蘇詞的屍體。
他已經教導蘇詞快半年時間了,如今整個白河,很多大人物都已經知道蘇詞是他的弟子,所以他現在心情很不好。
“對了,先生,”小書童說道:“我在酒館看見師兄發小王鶴了。”
顧汾輕輕點頭,轉身入院:“盛來樓嗎?”
“是。”
顧汾沒再說什麼,走進書院。
小書童撓了撓頭,問道:“先生,不找了嗎?”
“準備紙筆,”顧汾的語氣極盡平和,沒有絲毫情緒上的波動。
小書童滿臉疑惑,但先生自有先生的主意,他去照做就是了。
小雨如千縷萬縷細細的銀絲落下,還帶著冬季中的微薄寒意,沒有人知道今天為什麼出奇的冷。
一則足以震動朝廷的訊息從元啟六年白河鎮的第一場春雨中流出,
西林學宮已逝老夫子,留在世間最後一個親傳弟子顧汾再續傳承,新收一名弟子,叫蘇詞。
這則訊息被這場雨帶出了白河鎮,被陣陣風吹向了京都。
西林,這兩個字代表了大臨帝國,這兩個字的力量有時候甚至超越了皇帝的聖旨,那怕現在東林崛起了,西林的地位依舊無法撼動。
只因天下學子,都是西林。
西林起於九國時期,至聖先師尼子開創,於西山腳下一片竹林內開派傳學,在九國時期逐漸發揚光大。
六十年前,臨王政一統八國,建立大臨,登臨人皇之位,西林之學被收為國學之一,由朝廷修訂書冊典籍,這一決定遭到西林學派大部分人的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