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宗是一個龐大的修行組織,內部以職能劃分各脈。
主內有劍閣,丹堂,器堂,內務堂,執法堂,黑魂堂六脈。
主外則是戰堂,暗堂,靈元堂,以及秘宗堂,一共四脈。
這種不以修行方式而以職能劃分宗內勢力的好處是更加有利於歷任宗主管理。
其中劍閣這一脈更是用於專門扶持歷任宗主,讓其可以順利行使職權。
壞處也是顯而易見,過於職能化令各脈的重心都放在了利字上,而非修行。
尤其是對內負責日常物資的丹堂,器堂,以及對外負責貿易的靈元堂。
這三脈的弟子個個都是劍宗內最有錢的弟子,其中更是以靈元堂為最。
因為他們可以直接接觸物資,更有源源不斷的靈石可以揮霍。
相比之下,其他各脈每月卻只能從內務堂領取對應的份額。
在這種環境下,各脈或多或少都走上了為自己斂財的路子。
畢竟修行不是清湯寡水便能一步登天。
天資固然重要,但沒有靈石卻是寸步難行。
當年戰堂在第九戰線打出了突破口,獲得了大量的妖族,妖丹,還有稀缺的藥材,更誘人的是,這些物資就這麼放在資源地上。
當時形勢不穩,各宗都在爭搶,資源地今天被你佔了,但明天也許就變成了別人的。
他沒有維護的成本,缺的只有收割的鐮刀,還怕這鐮刀的速度不夠快。
一時間,各脈蜂擁而上。
用一個字形容當年劍宗最大的收入來源,那就一個字。
‘搶!’
那時形勢大好,物資流通,儲存,售賣,都需要各脈配合。
哪怕是保管劍訣,心法,術法等等為主的劍閣也有派人前往仙妖戰場幫忙。
但所有人心裡也都清楚,這是暫時的現象,所以各脈瘋狂撈著油水。
戰堂看在眼裡,但並未有所行動。
資源地是他們打下來的,但若沒有宗門在背後支撐,他們也不會有現在的成就。
而且這些資源只有兌換成靈石,再用靈石兌換成日常修行的物資才算是真正的收益。
各方面的打點,開銷都是必需的支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是為了在損失來臨之前讓收益最大化。
可隱患也就此埋下。
隨著此次的協作,當局勢穩定,收益雖然沒有初期高但利潤依舊豐厚的時候,各脈都不願意將派出去的人撤回。
其中丹堂,器堂最是過分。
兩脈以物資煉化為丹藥,法器可節省大量運輸開銷為由直接紮根第九戰線。
話是沒錯,但煉化後的產物卻是大多數進了他們自己的口袋。
秘宗堂也沒閒著,以探查妖族術法和天賦為由留了下來,實則為丹堂和器堂打著掩護。
斂財的方式也是與另兩脈類似,以秘術研究所需為由直接從戰堂獲取。
這一筆筆灰色物資戰堂看在眼裡,但本宗沒有發話,各脈還沉浸在高利潤的瘋狂之中,就算你喊破了天,也不會有人清醒。
直到戰堂後期與各仙宗進入了拉鋸戰,開始入不敷出,這些人才逐漸從仙妖戰場撤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