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言,李泰跳腳而起,“李正!我和你拼了。”
大虎連忙拉住李泰,“魏王殿下,冷靜點!”
眼看汙名要一輩子戴在頭上,李泰咬牙切齒。
大虎拉著李泰說道:“魏王殿下,我們趕緊去把馬糞倒一下。”
說完, 大虎便拉著李泰離開。
李正對李義府說道:“你把段綸和上官儀也叫來,順便把人帶來。”
李義府點頭就去辦事。
半個時辰之後,魏徵和一群戶部的官吏到了。
段綸和上官儀也急匆匆趕來。
眾人都到了眼前。
魏徵開口說道:“老夫受陛下口諭,來涇陽協助戶部來清查涇陽田畝。”
這個魏徵還是板著一副老臉,李正笑著說道:“有勞鄭國公了,敢問戶部要如何查起。”
一個戶部的官吏站出來說道:“首先清查涇陽的糧食畝產,其次重新丈量涇陽的土地。”
李正看向上官儀和段綸說道:“你們都聽到了?”
上官儀點頭說道:“明白了。”
李正對魏徵說道:“鄭國公和戶部的諸位可以跟著上官儀和段綸去清查, 上官儀乃是我們涇陽的代理縣丞, 秋收的事情就是他在負責,諸位有什麼不明白的可以問他。”
代理縣丞這個稱呼有點古怪,不過魏徵也並不在意。
段綸帶著幾個官吏去丈量田地。
上官儀帶著魏徵和幾個戶部的官吏去核對今年的秋收情況。按照唐律,各地的秋收情況都要各地郡縣負責,只不過涇陽比較特殊,涇陽每年都在開荒,這也導致了朝中對涇陽的田畝一直都不清楚。
上官儀帶著魏徵和戶部的官吏來到自己的府衙,府衙桌案上放著一大堆的卷宗。
上官儀開口說道:“諸位,這些卷宗就是今年的田畝賬冊,都在這裡了。”
眾人第一次看到這樣堆積的卷宗。
魏徵開口說道:“只有今年的嗎?戶部所查近三年涇陽賦稅就按照第一次丈量的田畝再交。”
上官儀說道:“那鄭國公要從何年查起。”
魏徵撫須說道:“貞觀九年,從現在往上查三年!”
上官儀說道:“當真如此嗎?”
魏徵看向一旁的戶部官吏。
戶部官吏開口說道:“自然要查得仔細,不然如何向陛下交代。”
上官儀再次說道:“必須要這麼查嗎?”
魏徵頷首說道:“怎麼?你們涇陽還有什麼見不得人的事情藏著?”
上官儀說道:“那倒沒有。”
魏徵開口朗聲說道:“那還不拿賬冊出來。”
看了一眼眾人,上官儀長嘆一口氣說道:“既然都這麼說了,那就查吧。”
先是稍稍一禮,默不作聲地開啟府衙的一個房間, 門開啟之後入眼的如山一般堆積的卷宗。
甚至還有幾卷因為堆得太高滾了下來。
數千卷的奏章,看得一眾戶部官員有些腿軟。
拿起一卷開啟一看,上面寫著密密麻麻的賬目,光是看上面密密麻麻的字就很費勁,在抬頭看看小山一般的卷宗,每一份卷宗都是這麼多字。
還沒開始查,眾人就覺得眼睛發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