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想著突然感覺自己肩膀一疼,回頭一看正是李麗質擰著自己的手臂,眼神瞪著自己。
她低聲說道:“莊嚴一點不要笑了。”
李正這才收回了神情,神情恢復了肅穆。
隊伍到了邙山的深處就停下了,所有親眷和外室宗親都只能走到這裡,接下來都是李淵的嫡系才可以接著走。
李淵的墓據說是袁天罡選址的,也不知道到底在何方,旁人是無法進入了,包括所有的女眷和外系的駙馬。
李麗質和李治還有小兕子都要和李世民送李淵最後一程。
李正獨自一人坐在太陽底下發呆,這與很多三五成群坐著的宗親格格不入。
房陵公主聽著幾個女眷們的抱怨,餘光一直觀察著李正,從李正聞名開始,李正就和很多人都格格不入。
眼前的這些親眷中有多少是攀炎附勢之輩,他們都會為了討好宗親賠笑著,甚至鼓吹或者送禮。
李正娶了李麗質之後也算是走入宗親之列,將來李正與李麗質的孩子也是要入李世民的宗親簿上的。
可李正自從娶了李麗質,就連長安都很少踏足,別說趨炎附勢了。
李正可能從心裡都不願意和宗親有什麼關聯。
房陵公主低聲說道:“李正還真是一個與眾不同的人。”
幾個女眷聽到這話,也看向了李正,“都說李正的性情古怪,也不知道麗質為什麼會嫁給這種人。”
有人說道:“麗質本來就是一個懂事的孩子,他父皇的安排她怎麼會忤逆呢。”
聽到這些議論,房陵公主笑了笑,恰恰用一種看待凡人的目光。
都是一群已經嫁人年過三十的女眷,她們的眼中早就沒有神采,更多的是飽經柴米與滿是家中瑣事纏身的麻木。
在她們眼中已經已經看不到更多的東西,她們只會在乎自己的地位而已。
那種麻木不仁,那種閒言碎語讓人不堪入耳。
在她們口中李正是一個脾性奇怪的人。
可恰恰她們才是那種站在下方抬不起頭,看不到更廣闊的地方的人。
她們會因為今日的柴米油鹽發脾氣,但是她們已經忘記了如何提高自己。
甚至她們和鄰里之間吵架也是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沒有了豁達,沒有了眼界,活成了一個她們小時候最願意的樣子。
相反的如今的李麗質呢,當初李麗質嫁給李正這個窮苦小子的時候,當初也有很多的宗親扼腕嘆息。
李麗質應該嫁給一個門第更高的人家才是。
她們沒有想到的是,李麗質嫁給李正不久之後,便接手了李正的生意。
將整個涇陽的生意經營得井井有條,如今李麗質所主持的生意已經做到了整個中原,就連李世民也不敢輕易動李麗質的生意,因為李麗質的生意可以給大唐的賦稅提供太多。
這種就是女眷們的區別。
大家都是女人,從小嫁人,有些人活成了尖酸刻薄,眼底裡只有蠅頭小利。
有些女人保持著初心,活成了另外一副樣子。
想多了之後,房陵公主也不願意和這些女眷有太多的相處,雖說看不懂李正,對房陵公主來說,李麗質的樣子才是女人該有的樣子,只可惜這個李正一直都是個油鹽不進的傢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