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是在誇你嗎?”
“全當陛下在誇我了。”
李世民掃興地揮了揮衣袖,接著往村中走去。
走到村子裡的小道上,李世民一眼就看到,勤儉節約的標語。
不由得嘴角一抽,李世民指著標語問道:“李正,你們涇陽都富成了這樣,還需要勤儉節約?”
李正尷尬一笑,“富?陛下說笑了,咱們涇陽距離脫貧致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正所謂其路漫漫修遠兮。”
房玄齡:“陛下,長安令的意思或許是不論現在的日子好了還是壞了,都要保持勤儉節約的本心吧。”
李世民不屑一笑。
涇陽村民很忙碌,基本上人人都有事情做。
來到涇陽鐵匠坊,鐵匠坊只有鐵家三兄弟在忙活,如今也就修一些農具而已。
看到有村民騎著三輪車拉著一車貨物路過。
李世民看了好一會兒說道:“李正,有件事朕想問你。”
跟在李世民身後,李正說道:“陛下請講。”
“三輪車為何是三個輪子,而不是四個輪子。”
“因為它是三輪車呀,嗯!就是這樣。”李正解釋道。
李世民又說道:“那若是四個輪子呢?”
李正嘆息一聲說道:“四個輪子就不好拐彎,”
李世民想著腳踏車使用時候的情況,腦子裡把千面的單輪換成雙輪,似乎確實是這麼一回事。
走到涇陽河邊,李世民看到了幾架巨大的機器,遠處還有閻立本正在帶著一群工匠忙活著。
“這是……”
“這個是水力紡車,棉布就是這些紡車做出來的。”李正介紹道。
看著幾個婦人熟練地操作著這個紡車,李世民好奇地多看了幾眼。
一個巨大的水輪借用水力轉動,帶動紡車之中的機括。
在紡車的另外一邊還有幾個線團,隨著機括的轉動,線團也跟著轉動捲入紡車之中,線與線交錯一次次層疊成了一匹布,再從紡車的另外一頭出來。
房玄齡對這個紡車很感興趣。
帶著王鼎和李正走到一旁,李世民看著涇陽河面問道:“李正,西突厥和吐蕃的事情都是你做的?”
“陛下以為呢?”
古怪地看了一眼李正,李世民接著說道:“那些糧食你打算怎麼做?”
李正看了一眼還在遠處專研紡車的房玄齡,對李世民說道:“朝中的事情還要陛下配合才行。”
李世民點頭,“你放心,朕讓王鼎盯著,若是朕也瞞不住的時候,到時……”
李正說道:“到時候陛下一定拿了我的人頭。”
李世民啞然失笑。
王鼎小聲說道:“其實長安令做的很乾淨,老奴知道這些日子以來朝中一直在查著事情的來由,可是涉及長安令的人只有這麼幾個。”
“李績大將軍,許敬宗,還有那個在西突厥的商戶。”王鼎看了一眼李正的神色,“老奴說得可對?”
“查得還挺仔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