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滅亡後,她隨十數萬皇族,以及降臣降將和家眷來到長安。
不久,她就直接到大慈恩寺修行,正式成為智閒大師的俗家子弟。
智閒大師出家前俗姓也是蕭,他實際上還是南朝皇族的近族人士。
據稱,他跟南朝幾代皇帝交情頗深。
陳景農聽聞讓他去尋找其生母沈婺華,內心還是十分激動。
畢竟認祖歸宗是做人的基本孝道,無論古今中外,無論相隔千山萬水。
陳景農的生母是南朝文貴妃沈婺華,但他的生父不是南朝皇帝蕭琮,而叫陳摩訶。
二十餘年前,一位江湖上聲名顯赫的江南大俠。
也就是說,沈婺華嫁入皇宮時,實際已懷有身孕。
這個秘密,除了蕭氏皇族的少數人,和陳景農的師父姚啟山之外,江湖上基本沒人知道。
這其中的恩怨關係很是複雜,誰也說不清道不明,乾脆大家就不提。
就連陳景農本人都不清楚,自己的身世幾何。
他只知道,他從小在南朝皇宮裡長大,是蕭玉茹從小的玩伴,也經常在皇宮裡見到蕭遠波。
但他從未受皇帝蕭琮本人的待見。
也從未見到過親生父親陳摩訶。
現在,他很想在生母沈婺華那裡,瞭解到自己的親生父親陳摩訶的一些情況。
他是否活在世間,在哪裡?
這次他和姚四娘,奉江左盟總壇盟主之命,前來京師辦理一些事務。
他是前天才聽蕭玉茹講到,太乙山虎峰北崖的大竹林裡,有一處破舊的禪院,就是目前沈婺華隱居,修為佛法的地方。
因為她跟隨智閒大師,也屬於苦修。
所以,他與姚四娘快馬加鞭地趕來了。
推開半掩的竹編院門,陳景農對著院內喊道:“裡面有人嗎?”
良久,禪院裡沒有任何響動。
難道母親出去了?
陳景農狐疑,但腳步並沒有停下,而是繼續往前行走。
禪院裡面雜草灌木叢生,足有一尺多高。
進入禪房內,卻發現這裡整潔利索,顯然是有人在經常收拾。
一進入禪房,正對著大門的上首,供奉著一尊慈眉善目的佛像,下端佛龕上還擺放著一個香爐,香火燒得正旺。
佛龕下,一方草蓆蒲團上,盤膝坐著一位身材消瘦,眉目慈善,面色飢黃的灰衣女尼。
她看上去年近六旬,實際年齡也就四十五六歲的樣子,身上的灰色素袍陳舊不堪,補丁上又打了補丁。
只見她雙眼微閉,手握佛珠,全神貫注,默默地誦唸著佛經。
整個身心都沉浸在佛海之中,身外的任何響動,都無法喚醒於她。
走近的陳景農基本判定,眼前的這位出家女尼,就是生母陳婺華無疑。
一個曾經的南朝貴妃娘娘,那是何等的尊貴。
如今卻是在這麼個偏僻野外、清貧如洗的場所,隱居著苦度餘生,讓人唏噓不已。
陳景農對佛法瞭解和感悟尚淺,無法理解到母親的精神世界。
只是對母親眼前的苦難生活,頗為傷感。
陳景農沒有開口說話,只是默默地跪在母親身旁,雙手合一向佛,閉眼靜心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