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一個重灌騎兵的綜合費用,是普通輕騎兵的三到五倍。
平常,這是個很燒錢的玩意兒。
只有上了戰場,鐵騎的蹄音如同雷霆的轟鳴,震動了整個大地。
那時候似乎陽光被遮蔽,烏雲在天空中翻滾,彷彿世界正在為即將到來的戰鬥哀悼。
重灌騎兵們,身披閃耀的鎧甲,手持鋒利的丈八馬矛,如同滾動的鋼鐵堡壘。
他們的目光猶如寒冰,毫無畏懼。
疾馳而來的衝撞,就如同山嶽般碾壓,所向披靡。
重灌騎兵的配合默契,他們如同一體,攻擊時如同潮水般湧來,防守時如同城牆般堅固。
他們以密集的隊形衝鋒,將敵人逼入死角,無路可退。
他們用刀槍切割敵人的防線,如同麥田中的收割者,帶走一片又一片的生命。
這就是重灌騎兵的優勢和魅力。
也是許多軍事家推崇,梟雄們勒緊褲腰帶也要籌建的原因吧。
當肖廷生走進軍營,進入他眼簾的整潔乾淨的營房,包括馬廄,軍械庫,馬料場等。
只是所有明光錚亮的鎧甲,都已陳舊,需要經常擦洗鏽蝕,所以磨損嚴重。
許多鎧甲鐵片連線的皮革,早已老化而斷裂。
而這些斷裂處,恰恰就是戰士中箭中槍的薄弱點。
數千匹戰馬,大多數過於瘦弱,一旦戰時起,馬力大把折扣,重灌騎兵的戰鬥力可想而知。
肖廷生不是軍事專家,但他身邊的王勝和羅通,都是身經百戰的將軍。
王勝和羅通是專挑毛病來的。
經他們在旁邊逐一講解,肖廷生立馬意識到幽州軍重灌騎兵的短板所在。
他們毫不留情地質詢了王興明,尤其是戰馬營養不良。
王興明也不迴避,他直指經費嚴重缺乏。
若要上戰場,許多重灌軍械需要淘汰或修復。
最主要的是戰馬。
許多戰馬長期營養不良,屬於老弱病殘,根本馱不同重甲,需要大量補充。
現存的也需要加強營養,需要調養半個月以上,才能勉強上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