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理智告訴元智,這娘們既然敢說出這種話語來,表示她有十分底氣,而且是有備而來。
也許他的所謂隱患,還確實存在。
五夫人白了元智一眼,見他胸膛起伏喘著粗氣,臉色陰沉得快來滴出水來,忍不住冷笑道:
“太子爺請耐心聽小婦人往下說,聽完了再砍人也不遲。”
“你哪來這麼多廢話,快往下說,希望能全部說明白,倘若孤認為你在故弄玄虛,甚至圖謀不軌,你今晚是不可能活著走出這個小紅樓,而且還會連累許多人。”
元智眼冒兇光,惡狠狠盯著面前這張俏臉,咬牙切齒地說道。
“啊?”
五夫人本能地驚呼一聲,隨即一個寒顫,但很快冷靜了下來。
這是江湖上慣用的手法,不足為怪。
“現在紫宸殿裡,當今皇帝陛下都是太子的人,大內總管,御前大太監,御醫等,包括皇帝忠心的暗衛總督紀大人,也是你的人了,誰敢說殿下一個不字。”
“曹其昌、楊度等人不要說現在,就在數月前,他們的奏摺已呈送不到御榻前,皇帝也不願意再召見他們,所以,他們曾想讓晉王元玄無意中撞見,但都沒成功,反而幾個臥底被皇后娘娘乘機剷除。”
“小女子現在要告訴殿下,你的真正危機不是曹府,而是來自於皇城外,那些番王,其中最危險的就是寧王元武,他早就準備好了,利用這次進京之機,有所動作。”
“危言聳聽!”元智冷哼道:
“寧王遠在江南建業,遠隔數千裡的長安京城裡,他能遙控?況且,他費九牛二虎之力掰倒了我,他能有什麼好處,能不費吹灰之力坐上皇位?”
“當然有這個可能,殿下知道你的父皇元仁,與寧王之間在二十二年前爭儲的事嗎?”
五夫人回覆道。
元智一愣,他是後世過來的,二十二年前的事,前身還沒出身,頭腦裡當然沒有任何記憶。
而這種事按皇室宗廟禮法,是不允許有人再度提及。
“這事孤沒什麼印象,請具體說來。”元智語氣軟了不少。
五夫人就開始講述了這段往事。
原來,元武和元仁是孿生雙胞胎,按出孃胎先後計,元武為兄,元仁為弟。
元武與元仁兄弟倆,是太祖嫡生皇子,按長幼尊卑有序原則,元武是嫡皇長子,自然就是法定的皇太子。
可偏偏兄弟倆的性格和愛好等截然不同。
元武喜歡吟詩作對,周圍是一堆文人墨客,而元仁喜歡舞槍弄刀,周圍都是像軍神郭驤這樣的武將。
太祖皇帝是以武定國,他很自然偏向於第二子元仁,所以,他遲遲沒有確定誰是皇太子。
而是希望透過多方觀察,再仔細確定。
二十二年前,也就是元武和元仁兩皇子,都長大了在二十四歲那年,太祖終於決定廷議皇太子人選。
元武當然是大多數文官支援,而元仁長期以親王身份帶兵打仗,得到了所有武官和一部分文臣支援。
尤其是郭氏家族和曹氏家族的全力支援。
當時終晉朝建國不到二十年,南北還沒統一,國外戰爭不斷,武官系統強於文官系統。
而元仁掌控著全國軍隊,得到廣大將帥們的支援。
太祖經過慎重考慮,最終決定立元仁為皇太子。
冊封詔書一下達,皇家宗廟譁然。
這有悖於長幼尊卑之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