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邊軍中,中下層軍官,大都是寒門庶士,軍卒更是草民流民,或囚卒,甚至於馬匪山賊投城之後,改良編錄者。
這裡崇尚武力。
領軍者要讓屬下徹底信服,只能是戰場表現和碩果累累的軍功。
那些靠朝中有人,提攜起來的豪族子弟,在衛軍或禁軍中尚可,可在血雨腥風的邊軍,一定是口服心不服,甚至口服都不成立。
郭瑞年輕,今年二十九歲,已是三品武職,在終晉軍中已屬罕見。
但他軍功不多,尤其這五年,賦閒在家。
並不是說郭瑞無才能,實際他熟讀兵法,武藝高強,賦閒在家這五年,並不耽誤他習武練功,博覽群書。
他心裡自然明白,之所以他在邊軍中尚有較高威信,眾將服從,完全得益於他的爺爺,帝國軍神郭驤。
軍神之威名,如雷貫耳。
北疆許多將士,當年都曾跟隨軍神馳騁疆場,所向披靡,就連突厥將士,也是面對軍神帥旗,不寒而慄,望風而逃。
當然,作為軍神長孫,不能躺著吃老本。
郭瑞這次復出,也是鉚足了勁,準備在戰場上拚死搏命,榮立新功,不愧於軍神之後。
……
就在郭瑞北疆前線進行強有力反擊,組織防禦,全面動員之際,郭威的討逆大軍,才離開京師沒到十日。
大軍開跋之前,太子元智率眾臣,在城北外搭臺拜帥授印,並舉行隆重的祭旗儀式。
是夜,滿山遍野的行軍帳篷,已進入燈火管制,隱入漆黑一片的夜幕中。
行軍睏倦的將士們,都進入睡夢。
只有一處帳篷,裡面燈火通明,周圍警戒森嚴。
這是大元帥的臨時中軍營帳。
一張拆裝式的行軍沙盤前,郭威和他的十幾位大將,參將,以及特別聯絡官,鐵勒公主林玉倩等。
他們正圍在沙盤前議事。
林玉倩一身戎裝,颯爽英姿。
“報大帥,前線軍報。”一名大帥帳前傳令裨將,進來稟奏。
郭威開啟軍報,認真閱讀一遍,眉開眼笑,大呼道:
“好訊息,先鋒大將郭瑞在前線大捷,組織主力軍擊退敵寇,不但解了定襄,雲中兩郡之圍,還收復了邊境失地。”
眾將一聽,連忙拱手祝賀,乘機恭維幾句。
郭威聽了哈哈大笑,他捋著長鬚道:
“依據各方情報,以及前線戰報,本帥決定如下,請眾將聽後再提議,林聯絡官何在。”
“末將在,請大帥示下。”
林玉倩抱拳躬身。
她現在的軍中身份,是大元帥帳前聯絡官,不是高貴的公主殿下。
“大軍預計在九月十五之前,到達雁門,計劃在九月二十日,出關西進,屆時會同庭州軍和伊州軍,自玉門關一帶夾擊,終極目標是西突厥可汗王庭所在地千泉城。”
“本帥希望東突厥所有軍隊,最遲於九月二十日之前,從東,北兩冀,向西突厥東進的十五萬虎師,發動全面反擊,屆時,先鋒大將郭瑞從北疆南進,一同夾擊虎師。”
“林聯絡官需在九月十日之前,到達居庸關,然後在守關軍隊的掩護下,出關進塞找到咄吉可幾,傳達本帥軍令,務必請他調集所有軍力,全線出擊,不可猶豫。”
郭威口敘軍令。
“末將領命,一定不負帥令。”林玉倩單膝下跪,抱拳領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