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學思繼續讚譽道:
“老夫飽讀聖賢書,縱觀歷朝歷代仁德之君有之,卻無一位如太子殿下這般,措施得當,雷厲風行,又親臨災區監察巡視,實是才德兼備之君!”
孔學思身為京師大學堂的儒學學正,地位崇高,剛正不阿,太子能受他如此大讚,也足以自豪了。
就連旁邊的徐辛春,史申義等大臣,眼中都是露出自豪神情。
能跟隨一位明君做事,此乃讀書人之最大願望。
元智心裡沾沾自喜,表面上顯得十分謙虛,他抬手微微還禮道:
“先生謬讚,不論軍戶、民戶和災民,都是我終晉百姓,孤身為終晉帝國儲君,又豈能坐視百姓苦難,不竭盡全力見死不救?此小事不值一提,倒是先生等為國為民四處奔波,從微薄俸祿中擠出來,搭粥棚賑濟災民,孤深受鼓舞。”
目睹太子爺的言談舉止,孔學思等更是吃驚不小。
在他們這些學士的印象中,當朝太子爺不學無術,紈絝放浪。
後又聽說監國之後,濫殺許多無辜的當朝大臣,在望春閣事件裡,傳出太子不尊重天下文人學子,云云。
就說眼前這一系列賑災措施,比以往幾年都搞得好,井然有序。
而太子爺本人禮賢下士,禮數賢達,絕非傳說中那樣不堪。
孔學思在內心,已經對太子爺刮目相看。
他仔細打量著太子爺。
就連他身旁的訓導方致堯,許竹心兩人,也是對太子爺看了又看。
唯恐這位太子爺是換人假扮,冒牌貨。
“三位先生應該沒用晚膳吧,請進帳與孤一樣用膳,孤還有一些問題,向三位先生請教。”
元智並沒有在意這些,他誠意滿滿地發出邀請。
“既是殿下相邀,那就恭敬不如從命。”孔學思欣然同意。
他也想乘此良機,跟太子多交流,就民生教育諸方面,諫言獻策。
見學正大人都同意,方致堯與許竹心兩人,豈有不從之理。
要知道,跟當朝監國太子共進晚餐,這是件十分榮光之事,夠他們吹噓一輩子。
“先生請。”
“殿下先請。”
“……”
眾人交談著,信步走入太子爺的中軍帳篷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