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媳田氏道:“婆婆,這些事就由兒媳和秀兒妹妹來做吧,您在家歇息,聽咱們的好訊息。”
“是呀孃親,這些事就由我和大嫂張羅吧,您是一品夫人,又上了歲數,就沒必要拋頭露面。”
“你們這就不懂了,一品定國公夫人親臨災區,建粥廠賑濟災民,此事不同凡響,還有秀兒,你是未來的太子妃,更應該做出表率,這事就這麼定了,你們各自分工,前去準備吧。”
林氏外柔內剛,性子倔強,頗有些政治頭腦,一片的心思,只是想為家族興旺,分憂解勞。
“哎喲孃親,孩兒賑災又不是為了太子,我是我,他是他,別把我與他扯到一起。”
郭秀娘撅著嘴,抗議道。
“好好,咱們不扯,可賑災之事,為娘一定得去。”
大夥見勸說母親無用,只得看向世子郭瑞。
他是少族長。
郭瑞沉吟了半晌,道:“也罷,不過孃親您得小心,注意休息,別累著了。”
“嗯,這你們就放心吧,又不是上戰場殺敵。”林氏笑言道。郭秀娘則自告奮勇,籌集錢幣前往傳濟橋糧市,採購穀米,谷麥等。
這才有了元智遇見在傳濟橋,曹府五夫人熱情接待郭秀娘那一幕。
陰差陽錯,卻被太子爺盡收眼底。
……
八月初三起,郭氏家族在京城東門外,開設了一個最大規模的粥廠,裡面近二十口大鍋,百餘人在忙碌。
“一個一個來,全部都有,大家排好隊。”
“今日是一品國公夫人,未來的太子妃,親率郭氏女眷們親自施粥,你們喝著粥,要記著恩德,是誰讓你們活命的。”
“……”
二十口大鍋發出熱氣與香氣,上面熬的,都是熱騰騰的米粥。
在粥廠周邊,只是密密麻麻的饑民們,他們排成二十條長龍,拿著自己手中的碗,一個接一個上前領粥。
郭秀娘站在一大口鍋旁,手上拿著勺子,親自為饑民們施粥。
她個頭高,亭亭玉立,相貌出眾,她那溫柔微笑,在饑民們看來,不亞於七仙女下凡。
特別聽說這個千金大小姐,是一品大司馬嫡女,未來的太子妃之後,眾饑民更是感激涕零,個個領到粥後,只是不住口地感謝。
在郭秀娘身後,有一批幫忙的郭氏女眷,郭府中的僕婦丫頭,同樣是在旁邊幫忙,維持秩序。
有些饑民們沒有碗筷的,郭氏粥廠考慮周全,還負責分發碗筷。
另外一些大鍋旁,老夫人林氏,世子少夫人田氏等也是同樣施粥,忙個不停。
在偌大的國公府內,閒久了,出門這一忙開,大家反倒覺得愜意,幹著活很開心,特別是在濟民施善的情況下。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女眷們精力十足,勺粥得累了就輪換,從她們手上領到粥的饑民們,同樣是千恩
特別聽說這個老太太,還是太子未來的丈母孃,一品公爵夫人,更是誠惶誠恐,恭恭敬敬,同時心下感激非常。
郭三小姐,未來的太子妃,也出來親自施粥。
京城裡一干達官豪門的女眷們,也不甘落於人後,紛紛出來響應。
至此,京都東城門外,貴婦小姐,美女雲集,形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粥廠四周,更有大批禁軍晝夜巡邏,防止意外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