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洪一愣,快速退出西書房,派人落實去了。
“來人。”
“殿下有何吩咐。”侍衛長丁九應聲從門口進來。
“孤要起駕勤政堂,傳政事堂右侍郎徐辛春,到東宮勤政堂見孤。”
元智整了整衣領,躊躇滿志地對丁九吩咐道。
他這是要正式亮相勤政堂,公開監國理政了。
“遵旨!”
丁九出門快速讓眾侍衛,太子儀仗集合。
另外,他命幾名千牛侍衛前往皇城,將單獨看押的右侍郎徐辛春傳喚。
半個時辰之後。
忐忑不安的政事堂右侍郎徐辛春,被幾名千牛衛士押送到東宮勤政殿。
監國太子元智,已經煥然一新,只見他頭戴白珠九旒冠,身著赤紅色四爪蟠龍袍,端坐在殿內玉墀金階之上。
身前一張寬大的檀香木雕龍案几,上面放著一疊疊奏疏,文書簡報等。
他身材挺拔,英俊面龐略帶黑沉,鷹隼般雙眼,細長而犀利,眼眸中射出的煞氣,讓人不寒而慄。
雖然還沒坐在金鑾殿,成為眾臣朝拜的九五之尊,但現在的他,已是霸氣外洩。
徐辛春雖說也是三品大員,但與皇太子別說是單獨照面,遠距離也沒瞧見過幾次。
前幾日在宣政殿,他也只是遠遠瞧見太子爺的雄姿,卻驚為天人。
門下省侍中大人與太子爺當庭起的衝突,先是被踢中一腳,後來直接是血濺殿堂。
這種場景,在終晉帝國的朝堂上,前無古人。
徐辛春當場,從心裡敬佩這位太子爺,殺伐果斷,否則,哪裡鎮得住。
勤政殿乃東宮正殿,相當於大明宮的宣政殿,是監國太子用來召見朝臣諸官,審閱奏疏,釋出令旨或教令的場所。
徐辛春快步入殿,低頭上前雙掌叉疊前伸,行跪拜大禮,嘴裡朗聲道:“微臣徐辛春,拜見太子殿下。”
“徐愛卿請起,賜座。”元智右手微抬,朗聲道。
一個小太監忙不迭送去圓形錦凳。
見太子爺尊稱他為愛卿,又賜座,徐辛春暗自舒了口氣,那顆忐忑不安的心,暫時放下。
“微臣謝過殿下!”
徐辛春拱手一揖,然後側身正襟危坐。
“徐愛卿原是江南貢士,啟元二年,入翰林院為錄事,啟元六年,為通政司有丞…”
元智如數家珍般,把徐辛春簡歷,口述一遍。
讓太子爺比較欣慰的,是徐辛春並不屬於曹府的奸黨集團成員。
他能坐到政事堂右侍郎位置,完全是憑藉他的能力和政績。
曹其昌雖說忤逆謀權,但他在治國理政方面,並不糊塗,而且還精明能幹,頗有統治者的才智。
他心裡自然明白,身邊允許有奴才阿諛奉承,可治國需要人才,否則,國力衰退,晉王今後還怎麼坐擁江山?
“稟奏太子殿下,以上這些是微臣履歷,不足掛齒,全是仰仗皇帝陛下提攜所得,微臣感激涕零。”徐辛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