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都是個水運頗為方便的地方,在這裡水路四通八達,從這乘船往京可以縮短大半路程,是已,不出幾日,景兮等人便到了京城郊外的碼頭。
這夏國定都京城,京城作為夏國權利中心之地,那繁華程度,自然遠非花都能比。
這京城郊外的碼頭,來來往往的商船數不勝數,人煙稠密,糧船雲集,河裡船隻往來,首尾相接,或縴夫牽拉,或船伕搖櫓,有的滿載貨物,正靠岸停泊,在緊張地卸貨。
得了準信的張成,帶著管家等人來了這碼頭迎接。
今日的張副將並沒有身披盔甲,而是穿上一身棕色常服,除了衣裳上的裝飾,渾身上下並沒有佩戴玉佩服飾,倒是左手拿著佩劍。
即便是不在軍中,張成也不忘帶上他的佩劍。
今日便是連兩個閨女都跟著出來了。是已,今日京都的碼頭處,便可看見一夥人一早便來到這裡等候,旁邊來往的人也沒有多加註意。
約摸半個時辰,一艘與商船不同的船隻從遠處緩緩向碼頭駛來,常年練武的張成眼力過人,眼尖的看見了王府的標誌,這標誌只有顧家軍才認得,是已,張成有些激動。
王爺終於要到了,一個大漢子內心暗忖,眼裡掩飾不住的激動之色,眼巴巴地看著那艘船靠近碼頭。
最後靠岸,停泊。
張成立即帶著女兒上前,船停穩後,榮王爺和顧陽便帶著兒子們出了房間,邁步向甲板邊緣走來,身前的則是太子蕭以琛,至於女兒兮兮也跟著並肩而行,一行人邁步上了岸。
張成見了太子,便要行禮,被太子阻止了,而後張成便走到王爺身後。
而女兒在看到郡主時,便已然向她而去,連一向冷靜的大女兒也紅了眼眶。
“兮兮,你可算回家了,我和妹妹好想你。”這回最先開口的倒是平時比較冷靜穩重的姐姐張雅婷了。
而一旁的妹妹也跟著上前,看著郡主,淚眼汪汪。
女兒家們的情誼就是如此的奇妙,她們三個,自小便一同玩耍學習,自是感情深厚。
景兮遭遇了這事,她們也都為此擔心不已,如今見到郡主完好無損,總算是放心了。
景兮一見到雅婷她們,也想起來了她們這對姐妹花,以前時常陪著小景兮的夥伴。
看見她們紅了眼眶,景兮也上前,一手牽著一人,說:“別哭,我這不是沒事麼?走吧,咱們先回府,這麼多人看著呢,羞羞。”
對於幼崽,景兮總是格外縱容,何況這兩人還與自己是好姐妹。
旁邊的張成也是興奮的手足無措,倒是王爺先開了口“最近軍中辛苦你了,先回府。”
“是,王爺!”張成立即將榮王爺引上馬車,而旁邊的郡主已經跟著女兒們也上了馬車,隨後,馬車緩緩穿過人群,往榮王府而去。
至於太子殿下,則帶著心腹往皇宮而去。
一行人就此分別。
這一路乘船經歷,倒讓景兮覺得頗為新奇,沿途風光一覽無餘,各地風俗民情也大致一略,挺有意思的。
倒也明白了古人道“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的感受了。
印象當中,夏國王朝,政通人和,繁華強盛,四國當中屬夏國國力強盛,秦國稍微遜色,不過,秦國盛產馬匹,馬兒強健善跑,一日千里,但是比起其他兩國強大了些。
當然,如今四國鼎立,各國必定是各有優劣。
……
景兮等人坐上了回王府的馬車,透過馬車的車窗往外看,街市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有做生意的商賈,有看街景計程車紳,有騎馬的官吏,有叫賣的小販,有乘坐轎子的大家眷屬,有身負揹簍的行腳僧人,有問路的外鄉遊客,有聽說書的街巷小兒,有酒樓中狂飲的豪門子弟,有城邊行乞的殘疾老人,男女老幼,士農工商,三教九流,無所不備。
好一幅繁華盛世風景圖。
馬車行了將近半個時辰,才來到榮王府的地段。
榮王府作為夏國戰神的府邸,其建築結構規整,工藝精巧,樓閣交織,充實表現了王府光輝富貴的風采和清致淡雅的風味。
榮王府由王府和花圃兩部分構成,佔地面積極廣,榮王與當今皇上兄弟情深,又立下赫赫戰功,這王府的規格自是不可小覷。
府邸建築分東、中、西三路,每路由南自北都是以嚴酷的中軸線貫串著的多進四合院落構成。
中路最首要的建築是銀安殿和嘉樂堂,殿堂屋頂採取綠琉璃瓦,顯示了中路的威嚴氣派,同時也是榮王身份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