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祭天 (第1/2頁)

“殿下,郡主要去雲霧山。”蕭峰走上前,低頭彙報,打斷了少年的沉思。

他身形極為頎長,身穿一件藍色雲祥符龍紋勁裝,腰間繫著簡單紋飾的白色腰帶,只綴著一枚墨色玉佩,墨黑濃密的秀髮梳得整齊,彆著一個帶著玄色羽毛的發冠。

修長乾淨的手指有一下沒一下地敲擊著四方桌,眼眸深邃,宛若黑洞,讓人捉摸不透。

此時在聽到屬下的話時,卻驀地起身,向著門口走去。

“殿下……”蕭峰開口,邁步跟上殿下。

前院,景兮正要帶著暗衛出門時,被叫住了。

“丫頭!”少年上前,與她同行。

“琛哥哥?”景兮見是少年,有些疑惑。

“我跟你一起去。”少年開口,神色溫柔,語氣和軟,卻又不容拒絕。

“啊?噢,好。”景兮測眸看著少年英俊慵懶的身影,愣了一下便應承下來。

少年跟著小姑娘去了雲霧山。

……

遠在幾百裡外的京城相國寺,皇帝正在舉行祭天儀式。

相國寺在夏國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就連相國寺的住持廣亮大師,見了皇帝也不用行禮,只需按照佛家禮數即可。

相國寺為夏國傳統的軸稱佈局,主要建築有大門、天王殿、大雄殿、八角琉璃殿、藏經樓等,由南至北沿軸線分佈,大殿兩旁東西閣樓和廡廊相對而立。

藏經閣和大雄寶殿均為清朝建築,形式上重簷歇山,層層斗拱相迭,覆蓋著黃綠琉璃瓦。殿與月臺周圍有白石欄杆相圍。

八角琉璃殿於中央高高聳起,四周遊廊附圍,頂蓋琉璃瓦件,翼角皆懸持鈴鐸。殿內建木雕密宗四面千手乾眼觀世音巨像,高約七米,全身貼金,相傳為一整株銀杏樹雕成,異常精美。

至於鐘樓,記憶體有一口巨鍾,重萬餘斤,有“相國霜鍾”之稱。

祭祀天神,祭祀上天。祭天是夏國一年一度的重大祭祀,是人與天的“交流”形式,而相國寺,也是祭天的地點所在,祭天儀式通常由“天子”主持,而後還有相國寺住持廣亮大師主持參拜,帶領相國寺的眾僧為夏國祈福。

透過祭天來表達人們對於天滋潤、哺育萬物的感恩之情,並祈求皇天上帝保佑。祭天禮複雜而完整,主要過程包括迎神、行禮、進俎、初獻、亞獻、終獻等。

儀式的第一項是迎神,燔柴爐內升煙火,表達了將人間敬天之意傳於上天的寓意。

皇帝蕭胤天至昊天上帝牌主位前行跪拜之禮,後至祖宗配位前上香,叩拜。回拜位後,對諸神行三跪九拜禮。迎神後為奠玉帛,即向天神、祖宗進獻玉、帛。行禮時由太常卿導引皇帝盥洗後至神位前行三上香禮,執事官向皇帝呈進玉帛。

皇帝至上帝及祖宗牌位前行敬獻禮儀,鞠躬拜興後回拜位。第三個步驟是進俎,內贊奏升壇後,皇帝在導駕官陪同下到主位、配位前進俎,進俎畢皇帝復位。接下來行初獻禮。皇帝先至爵洗位受爵、滌爵、拭爵、進爵,而後升壇至酒尊所,執爵官以爵進皇帝,皇帝到主位前跪獻爵,行三上香禮,同時司祝跪讀祝文,樂暫止,讀畢樂起。

初獻之後行亞獻和終獻禮,除了不宣讀祝文外,程式與初獻基本相同。終獻以後,行飲福受胙禮,光祿寺官員奏飲福酒,奏受胙,皇帝行禮後拜興回位。祭天為大祀之首,按祖制一般為皇帝親祭,但王朝後期,天子多怠政,連祭天禮亦遣官代祀。

官員行禮時,儀式大為精簡,其中飲福受胙禮擱置不行,寓意只有天子能接受上天所賜之福。

飲福受胙後徹撰送神。讀祝官捧祝,進帛官捧帛,掌祭官捧撰,皆送到燎爐焚燒,皇帝至望燎位觀看焚燒祭品,內贊奏禮畢,祭天大典正式結束。

祭天儀式結束後,京城又風起雲湧,如今的形式,許多官員都不敢輕易站隊,即便太子自出生便被冊封了,但仍有部分人心存僥倖,是已,京城看似平淡如水,實則暗流湧動。

後宮某處宮殿中

“該死!沒用的廢物,風雨樓都能一夜之間被人滅了,去查,本宮倒要看看究竟是哪方人物伸的爪子!”

說話人纖細的手指上戴著雕花鏤空的精緻指甲套,尖銳修長。此時手指卻緊緊攥著,指甲套甚至有些嵌入掌心,壓出一些彎彎的紅痕。

精緻的臉上由宮女化的妝容,明明看起來美豔絕倫,此時卻被那陰狠的表情毀得一乾二淨,任誰看了都覺得內心毛骨悚然。

遠在京城的情形,景兮目前都不得而知。

雲霧山深處

景兮熟門熟路地來到了毛毛團團的虎窩,少年跟在她旁邊,看著小姑娘和老虎一家嬉鬧。

二月的天氣,冰雪早就消融,雲霧山裡,觸目可及的,都是鬱鬱蔥蔥。

樹木靜靜地站在蔚藍的天空下,張開雙臂,迎接陽光。陽光像一縷縷金色的細沙,穿過重重疊疊的枝葉照進來,斑斑駁駁地灑落在漸綠的草地上。

最新小說: 帶著醫院回古代 大明:我,朱元璋皇兄,大明臥龍 大明:開局把系統借給洪武帝 東晉大開發 戲說劉邦 逍遙小王爺 大秦守夜人 公子無雙 恐子 大明:朕讓你監國,大明全瘋了? 想拯救大明但系統卻讓我做吉祥物 登基日孕吐,全皇朝都在找孩子他爹 史書三國傳 朕即大宋 大漢,達咩 大魏芳華 大明太師 天命唯漢 寒門軍神 醉入紅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