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生者的國籍不來自戶籍。
而是認同感,和經歷所致。
李觀潮活了很久很久,起初他本來生活在這裡,後來則一起隨著這個種族起起伏伏,有過朋友,有過親人,有過並肩戰鬥的兄弟。
後來他曾揚帆遠航,但最終還是回到了這片土壤上,發現心裡早把華夏當成了自己的故鄉。
這種情結很奇怪,並沒有隨著歲月的流逝而消失,但也不至於愈演愈濃,多數時間都會徹底忘記,但偶爾發生一些事情時,李觀潮就會發現其實一直都在。
比如今天,他就因為這種情結很雀躍。
雀躍到最後,他深思了一番。
事實上,在漫長的時光中,李觀潮知道自己一直都在變化。
他曾看淡生死,麻木不仁過。
他曾站在頂峰,俯瞰螻蟻過。
他曾歸隱山林,閒雲野鶴過。
也曾,尋生覓死,想要精彩過。
很多個階段,李觀潮的為人處世以及性格都有不同的變化。
長生者並不是一味的只是一個樣子,而是在不同的階段呈流動性的變化著,每一個時代都需要不同的除錯,從而和眼前不停更迭的世界達成和解,讓自己過的舒服些。
要說不變的東西,除了與生俱來還剩那麼一絲絲的本性之外,或許就是現代社會稱呼的國籍,但對李觀潮來說是家鄉情結的這種東西。
深思並未結束時,他就已經回到了小院的門前。
推開木門,發現院子裡沒人,蘇婕不知道帶著柳朝夕去了哪裡,可可去上了學。
他最近難得清閒的一個人坐在了藤椅上,搖起了蒲扇,然後又開始深思另外一個問題。
自己要不要開啟全民的修行時代?
這個問題沒有深思多久。
沒有準確答案。
但有了一個次級答案,於是他拿起了手機,在沒有幾個人的群裡發了一條聚餐資訊,沒想到得到的回覆都是:“沒時間。”
李觀潮納悶打字:“你們都這麼忙嗎?”
是的,很忙。
回覆完李觀潮的資訊,約翰拿起了他的剪刀,並且看了看門外排起的長龍。
最近他家小店生意火爆,每天從早到晚都是排隊來剪頭的人,事實證明,手藝這東西一旦達到一定高度,的確是個金飯碗。
約翰自從開始練習呼吸吐納之後,手越來越穩,剪刀越來越精準,只要顧客拿出一個髮型的照片,經過詳細溝通,他就可以給顧客剪出滿意的樣子。
並且染髮也是如此,任何一個色號,只要看一眼,他就能憑藉感覺莫名其妙的給調製的相當精準,以至於一傳一,十傳百,越來越多的人來到了他這個便宜不貴的小店裡做頭髮。
有些姑娘還會因為髮型十分滿意,給他留下微信,雖然都是些大姑娘。
但這也足夠說明,最近約翰的意氣風發。
只是..也不知道為啥,他還是心心念唸的想著回到了農村老家,不知道是不是在養豬的坦克未婚妻。
甚至決定趁著生意好,好好的幹一段時間,不行就把那絕對不會當嫁妝還回來的彩禮錢拿了。
現實社會,沒那麼多骨氣,更多的是為愛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