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城奧運會這座高球場的第一洞其實難度並不算很大。
447碼的中洞,雖然距離稍微長點,但這個球洞的障礙物並不算很多,而且果嶺的面積也不小,足有八百多平方米。最關鍵的是,這個果嶺是一個典型的椅狀果嶺,通常來講,只要能夠把球打上果嶺,那麼只要不是運氣太差的話,球通常都會留在果嶺上的。
只是如何把握好第二桿直接攻上果嶺,那也需要一定的水平和運氣。
果然,第二杆首先擊球的瑞士選手肖克爾.拉維,因為追求角度的緣故,這一杆距離果嶺不過150碼左右的球,他竟然沒有攻上果嶺,而且還很悲催的掉進了果嶺前面的沙坑中……
至於第二個擊球的安德森.帕爾默,這傢伙不愧是世界排名第三的高球選手,他對球的控制非常的好,他的這杆球在飛過了將近130碼的距離之後,準確的攻上了果嶺,而且距離洞杯的距離甚至比宗師的球還要近。
只要安德森.帕爾默能夠來一杆準確的推杆,那麼他就有機會抓下一個小鳥。
不過第三個擊球的瑞典人丹尼爾.劉易斯可就沒有那麼好的運氣了。這傢伙顯然是一個大炮型的球員,開球有力,長打距離長,但在打這種不遠不近的百十碼距離的球時,他的力度顯然沒有控制的很到家。
結果這杆球雖然落在了果嶺上,但卻是落在了旗後,而且距離洞杯遠了一點。最關鍵的是,他沒有控制好球飛行的高度,結果球在落地之後,竟然倒黴的直接衝上了果嶺的高脊,然後緩緩的滾了下去,最後悲催的停留在了果嶺環上……
如果用前世一句著名的電影臺詞來形容打高爾夫球,那麼電影《阿甘正傳》中那句阿甘媽媽給阿甘說的那句話無疑是最貼切的。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是什麼顏色的。”
“高爾夫比賽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杆之後會變成什麼顏色的……”
場上的四名球員,除了安德森.帕爾默之外,其他的三位球員都打的出人意料。
無論是肖克爾.拉維還是丹尼爾.劉易斯,這兩杆球都打的奇臭無比,堪稱業餘水平,而宗師,則是好的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四杆洞一杆上果嶺,這足以說明這一杆的驚豔了。
肖克爾.拉維的第二杆球雖然落在了沙坑裡,但他並不是距離洞杯最遠的。瑞典選手丹尼爾.劉易斯的球是距離洞杯最遠的,因此第三杆,首先要由這位瑞典白人大漢來擊球。
雖然丹尼爾.劉易斯的這杆球是停留在了果嶺環上,但從他這個位置根本就看不到洞杯,中間還隔著一個凸起的高脊呢。
無奈之下,丹尼爾.劉易斯只能夠用切杆的杆法來打這杆球。
不得不說,今天丹尼爾.劉易斯的運氣真的是很差,他這杆近乎於蒙球的切杆,在順利的越過了高脊之後,竟然衝著洞杯就滾了過去,然後在所有人一聲惋惜的嘆息聲中,這顆球竟然以僅僅不到一厘米的差距與洞杯擦肩而過,最終緩緩地停在了距離洞杯不足五碼的地方。
如果丹尼爾.劉易斯的運氣好那麼一點點,這杆球他就能幸運的拿到一個小鳥。
接下來就是肖克爾.拉維擊球。
他的球停在果嶺外面的沙坑中,雖然只是沙坑的邊緣,但這個球的難度很大。而且這個球距離洞杯差不多有二十多碼,要想一杆打進這球,顯然不是那麼輕鬆的。
不過肖克爾.拉維倒是表現的很穩健,換了一根沙坑挖起杆,然後輕鬆的一杆將這個球擊打到了洞杯附近,距離洞杯只有大約三碼的距離。
他的這一杆水平也是相當不錯的,下一杆只要他不出現致命失誤,平帕(平標準桿)是沒問題的。